-
臧汉语亲属关系研究:类型发生学的理论与方法
-
作者:王志敬
来源:北京:民族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臧汉语亲属关系研究:类型发生学的理论与方法
-
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客家”称谓由来考论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客家”称谓由来考论
-
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客家”称谓由来考论——以清代以来赣南的
-
作者:饶伟新
期号:第6期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赣南 “客佃” “客籍” “客家”
-
描述:的历史产物,其实是一个与“土著”、“土籍”相对的移民范畴,而今日所谓的“客家”,则是在晚清民国以来社会文化变迁和学术发展背景下出现或建构的一个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民系范畴,二者完全属于不同的历史范畴,故而不能相提并论。
-
“客家”称谓之始与永安社会:以清初屈大均《永安县次志》为中心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屈大均 围屋建筑 客家社会
-
描述:地区大同小异;研究明末清初的永安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对于研究客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江西会昌客家方言否定词及其语流音变
-
作者:沈媛
期号:第6期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会昌方言 否定词 特点 语流音变
-
描述:会昌方言中的单音否定词有“冇”“唔”“喃”,一些“唔+谓词”组成的合成否定词还存在语流音变及合音现象。本文以会昌方言的否定词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会昌话否定词的语义和语法特征,探讨会昌话否定结构的构成,探究“唔+谓词”语流音变的原因。
-
语言的分化和方言的格局
-
作者:吴安其
期号:第1期
来源:民族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语方言 语言分化 吴方言 北方方言 侗台语 藏缅语 《切韵》 历史关系 历史语言学 客家方言
-
描述:亲属语之间的关系和方言之间的关系没有本质的区别,亲属语的分类和方言的划分应遵循相同的原则。语言的分化是自身演变的结果,语言的分化始于方言中新老派的交替。语言的分化还受底层语和其他语言的影响。方言的格局应从共时和历时的两个角度来研究。
-
“新大陆”意识的当代释解——刘湲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
-
作者:蔡乔中
期号:第9期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回响》 乐章 交响诗 释解 新大陆 作曲家 劳动号子 客家文化 作品 客家山歌
-
描述:以其浓郁的客家风韵与文化气质、深邃的情感内涵与磅礴的气势深深地打动和震撼着来自全球的客家亲属,引发了所有客家儿女强烈的情感
-
认表亲:赣南畲族拓展“社会圈子”的实践
-
作者:蓝希瑜
期号:第1期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畲族 “认表亲” 拟制亲属关系 “社会圈子”
-
描述:"认表亲"是赣南畲族的一民俗事象,究其本质它是赣南畲人扩展"社会圈子"的实践,更是"小姓"畲人的一种社会适用策略。通过认表亲,畲人与"非亲非戚"的陌生世界建构起一种基于血亲和姻亲的拟制亲属关系,与他群建立起"亲属般"的族群关系。
-
粤东梅州“香花佛事”中的“目连救母”
-
作者:王馗
期号:第2期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目连救母 宗教仪式 佛事 莲池 戏曲研究 粤东 角色转移 故事 劝善 佛教
-
描述:香花,是流行于粤东梅州客家民系的佛教超度仪式。在梅州基层社会有多种称谓,比较普遍的称谓有:做香花、做斋、做佛事、做好事、做功德、做和尚等,均指丧事活动中操行的超度仪式,
-
粤东民族与武陵民族迁徙
-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虫延民 畲族 瑶族 客家 土家族 苗族 民族迁徙
-
描述:从迁徙路线和民族称谓、习俗信仰等方面看,武陵地区的巴虫延、苗族、客家与粤东虫延、畲、瑶和客家有着多重的复杂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