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031)
报纸(5479)
学位论文(1091)
图书(541)
视频(297)
会议论文(159)
人物(9)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期刊 (6031)
报纸 (5479)
学位论文 (1091)
图书 (541)
视频 (297)
会议论文 (159)
人物 (9)
图片 (3)
按年份分组
2015(314)
2014(7218)
2012(1149)
2011(1084)
2010(927)
2009(511)
2008(461)
2006(160)
2003(38)
2002(20)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338)
南方都市报(268)
海峡导报(126)
客家文博(109)
福建史志(33)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7)
全国新书资讯月刊(2)
都市丽人(美食堂)(2)
五华侨刊(2)
人物(1)
客家版“清明上河图”重现赵佗入粤情景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赵佗入粤长卷吸引老客家观看 2000多年前赵佗入粤的情景是怎样的?我国著名连环画家张成思经过多方研究,创作出百米长卷,重现赵佗在粤启发文明的历史。该画卷11月25日在河源万绿湖景区展出。 画卷高0.8米,长116米。以水墨人物为主,用平实沉着的艺术表现形式,重现了赵佗在古龙川主政时的历史画面。
《交响山歌·客家新韵》赢得好评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核心提示: 在深圳音乐厅2月5日举行的“2010深圳新春音乐会”上,由罗湖区和深圳交响乐团联手打造的《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交响合唱令人耳目新,它不仅给传统的客家山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为客家山歌的多元化发展探索条新路子,同时也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因此经亮相立即赢得了客家文化专业人士和听众的
客家“新丁”的取名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人把新出生的男孩叫“新丁”,给“新丁”取名是件十分庄重的事。 “新丁”平安降生后,家中大人在家门口燃放长串鞭炮以示庆贺,但此时不取名字。大约过了八九天后,由家中长辈将“新丁”出生的、月、日、时辰、地点端端正正地写在张红纸上,然后请人排排“八字”(即出生的、月、日、时),卜算“新丁”的命
从客家山村放飞的驭风男儿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廖翠霞特约记者傅亮 前不久,本报刊登了龙南籍空气动力专家王勋的事迹。王勋,这位从赣南客家山村走出去的风洞专家,扎根深山27,用青春和智慧为祖国的空气动力学事业谱写了曲壮美之歌。他
台湾客家联谊会庆新春 邹斌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美东台湾客家联谊会20日在法拉盛举办2010度新春联欢晚会,来自大纽约地区的百余名客家乡亲参加了庆祝活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彭克玉、侨务组组长王敏出席了联欢活动。美东台湾客家联谊会会长陈达
龙南:“客家文化”的启示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徐丽芸记者李国生 当前,文化已成为衡量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许多县(市、区)日益重视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开展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而在龙南,文化事业不仅繁荣发展,而且形成了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以客家文化为主,全年开展客家文化活动,使文化渗透城乡,深入人心,实现了文化突破,
位客家企业家慈善情结的深层解读 ――志高集团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108月,志高集团带来了龙岩区域规模最大的企业捐资助学慈善盛举 20108月,志高集团慈善旭日教育基金以龙 岩志高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名义举办了年度慈善助学捐赠活动。据悉,本次捐资助学活动志高集团出资62.8万,资助龙岩七个县(市区)115位符合基金捐赠条件的优秀应届高考毕业生及2
客家“偷菜”节 偷来好运气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人自古以来的习俗,每年在中国农历正月十四夜都会有男女老少聚集到别家菜园偷摘菜,他们偷的是一年的好运。 
客家手工艺 编织竹笠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竹笠,在客家地区叫“笠嫲”,用竹篾编成,夹以宽大的箬竹叶,用以遮阳挡雨。竹笠有尖啄尸与圆顶之分。尖啄尸 竹笠主要流行于丰顺、揭西、陆河、饶平等地;圆顶竹笠则主要流行于梅县、兴宁、蕉岭、平远等地。后者则为男女老少所通用。 编织竹笠需青竹(或称黄竹、慈竹,主要编织上坯)、硬头篁(竹子名,主要编织底坯
以山歌为媒,唱响客家文化 ——新代“山歌大师”访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时隔二十年,高规格的山歌擂台赛在世界客都再次上演,山歌大师们的精彩表演让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与客家文化来了次亲密接触,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新当选的“山歌大师”们是怎样走出条属于自己的客家山歌之路?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精彩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