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乡村:鲜活的“客家围屋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春末,在通往梅县的205国道旁一个岔路口,油菜花开得正旺。走进此处,便是南口镇桥乡村,这当然不是婺源,却拥有这一样令人动容的花田世界,除此之外,还有各式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它们虽不尽相同,却经历过相同的沧桑历史,有着相同的辉煌印记。而今,这里正经历一番旅游资源的全面整合,发展前景甚好
-
老的老小的小,守不住古宅文物 梅州地区大量客家古民居仅剩老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大埔古民居莲瑞流馨
梅县联芳楼、大埔花萼楼、梅江区南华又庐、继善堂……这些承载着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民居,像一颗颗价值连城的耀眼明珠,散落在梅州城乡大地。然而,由于梅州古民居留居人员多为老弱妇孺,保护意识较淡薄,保护措施和相关硬件设施也不到位,近年来客家古民居内的文物出现了一种“在保护中流失
-
抓基础,树品牌,文化事业步步高 我市被授牌为国家级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广东省晋京献礼演出的剧目《桃花雨》由我市创作排演。(古礼贤翁尚华摄)
[辉煌十一五]
回眸“十一五”,我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大力挖掘整合客家文化资源,5年间,公共文化服务亮点频现,文化艺术创作好戏连台,客家文化旅游产业进
-
同是传统中国年 新老客家味不同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元妙观的许愿树挂满了红绸布。 彭程 摄
▲市民在市区数码商业街买年货。 彭程 摄
▲西湖花灯造型各异。 谢汉恒 摄
大年初二晚白字戏开场“八仙贺寿”的镜头。
大年初二,赵智虹正在沃尔玛三楼女鞋部工作。
▲色彩艳丽的瑶族服饰。
业主为保安送上新年问候和
-
海外客家文化传承现危机 客家方言在消亡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福建龙岩的客家土楼。
客家围屋第一村南口侨乡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客家文化的海外传播与传承出现了危机。”11月29日,第23届世客会“客源天下与天下客家”国际研讨会上汇聚了世界各地约160名研究者,小组讨论中,有学者惊呼,客家文化海外传播“濒危”。
“海外客属华侨的生存
-
客家文化架桥梁 梅台合作展新篇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
作者:范琛 柯鸿海 罗伟章 刘海祥 张海燕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新竣工的世界客都大道。资料图片
清朝康熙年间,一批嘉应州(今梅州市)居民携家带口,乘船下韩江,经汕头、厦门、澎湖等地,最终在台湾府城(今台南市)登陆,成为最早迁徙至台湾地区的客家人。数百年间,客家人在祖国宝岛台湾辛勤耕作,筚路蓝缕,繁衍子孙。如今,梅州台湾两地的客家人隔海相望,道不尽的依旧
-
百年世居展现客家历史画卷 文博会成文化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
-
作者:潘玉蓉 张伙生 刘婷婷 肖海强 何俊 苏妮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超3000文化项目欲“吸金”
寻资金找项目,上文博会!随着文博会投资交易功能的成熟,文化项目和资本在文博会平台上擦出火花的例子已经不再罕见。记者了解到,今年文博会接报了3000多个投融资项目,近200家投融资机构前来寻找投资机会。再加上今年增加的中国文化产业网“交易中心”和“网上文
-
一个客家名人与一座城市的文化史 ——梅州籍著名学者、《我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刘军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最近撰写出版了《我与深圳文化》(上、下卷)。在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即将在梅举办前夕,他拟将其800套新著和个人珍藏图书约3000册分别赠给母校嘉应学院以及梅州市宣传文化系统相关单位,聊表寸心。日
-
热烈祝贺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 定光佛文化节在武平隆重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活动内容:
(1)2011年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定光佛文化节开幕式
(2)客家民俗风情表演
(3)定光佛祭典朝拜活动
(4)客家风味美食嘉年华
(5)参观武平县工业园区、台湾新村、武平县文博园
(6)定光佛文化学术研讨会
(7)闽西汉剧《定光佛传奇》首演
主办
-
我市动漫产业无论在资金投入,创意、人才、内容、技术还是衍生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汉唐动漫”的工作人员在商量动画制作。
【社会调查】
●本报记者何碧帆
实习生黄玲敏
2006年,我市第一家动漫公司“汉唐动漫”成立,创造出“细哥细妹”的动漫形象,随即在客家地区和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细哥细妹”热;2010年,我市第二家动漫公司“盛唐动漫”成立,创造出以“客客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