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26)
期刊(535)
学位论文(114)
图书(86)
视频(57)
会议论文(2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26)
期刊 (535)
学位论文 (114)
图书 (86)
视频 (57)
会议论文 (23)
按年份分组
2015(57)
2014(731)
2013(333)
2012(346)
2011(316)
2010(282)
2008(166)
2004(14)
1994(1)
1992(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535)
其它(232)
南方都市报(98)
南方日报(97)
羊城晚报(60)
当代广西(6)
中国高新区(4)
中国绿色画报(2)
福建理论学习(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历史至少600年,明清古建筑数百间,山海城田2万多亩,居民12000多人,杂居50多个姓氏,这便是范和村的时空含量。这个惠东稔山镇南部的滨海古村,古称“饭箩冈”,相传因地理形似饭箩得名,经逐渐雅化而改称“范和”。数百年来,这里登山可樵,出洋能渔,拦潮晒盐,富甲一方。时至今日,范和村仍旧以其村大、民富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氏祖祠里的木制牌匾,左看是兰桂腾芳,右看是金玉满堂,中间看又是诒远堂。 ↑罗冈围保存了原来的整体结构,房屋排列整齐。 ←范和村的谭公圣庙香火鼎盛,右侧的许愿树上挂满了绸带,老人们爱在树下纳凉。 ←范和小学建于民国,校内的这栋建筑材料由香港运来,至今仍然十分牢固。 ←
粗布蓝黑衫与裤务实简朴客家衣
作者:郑子龙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时,客家妇女穿的“蓝衫”所用的蓝布,据说是用草木染成的,可以防虫和预防皮肤病,被称为“蓝百永”或“蓝包永”,按字索义,是象征永永久久、百穿不厌的意思。 “现在旗袍最多,有近一半的量,客家传统服饰只占十分之一,只有四五个客人。”李光晨做一件旗袍的手工费可达400元-600元,但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