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50)
期刊(1063)
学位论文(413)
视频(55)
图书(34)
会议论文(29)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050)
期刊 (1063)
学位论文 (413)
视频 (55)
图书 (34)
会议论文 (29)
按年份分组
2015(55)
2014(1458)
2013(449)
2012(454)
2011(374)
2009(185)
2008(170)
2007(83)
2006(48)
2004(20)
按来源分组
福建乡土(5)
北京档案(4)
科学与文化(2)
客家(2)
安全与健康(2)
诗潮(1)
中国西部科技(1)
文化月刊(下旬刊)(1)
市场周刊(1)
歌曲(1)
客家人和邻睦族的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由于饱受战乱灾荒的痛苦,从中原不断迁徙的过程中,又受到外敌和本土居民的干扰歧视,因此他们深深懂得每到一个地方安居,都必须十分注重和土著人及先行开发的移民之间搞好邻里关系,和睦相处,求得安定的生活环境,以便更好地开辟自己的家园。因此客家人用和
客家“创意蓝染”台中重放异彩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年轻学员在展示他们的创意蓝染作品 【写真】 展现“蓝白之美”的客家蓝染,在台中消失多年以后,于今重放异彩。记者近日来到台中市太平福石园生态教育园区走访,但见阳光下,一块块蓝染布随风轻舞,漂亮的色彩、独特的创意,编织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太平区头汴坑是一个传统的客家庄,一千多村民约有八成为
体验客家游招引天下客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昨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林碧红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到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以实际行动参与“我带大家游梅州”活动。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蔡鸿文亲自当“导游”,为常委会组成人员介绍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的迷人景致和发展规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建华、胡国和、钟勇生、黎健平、韩小
消失的客家乡村物具
作者:吴德祥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客家乡村中处处还可看见许多颇具传统特色的家用生活物具,如石磨、碓、砻、石臼、饭箪、陶壶、竹筒茶壶等。如今,这些沿袭千百年的传统物具随着科技的发展、用具的更新已基本消失了,即使保存少量的一些也被废弃在杂物堆里。这里介绍几种过去常用的乡村物具。石磨 &n bsp; 石磨由两个石
一个客家妇女的坚韧追求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十几年前遭遇挫折的中年妇女练家香,从武平象洞乡洋贝村来到县城,摆地摊从事土特产经营。多年来她凭着客家妇女的坚毅,和这块土地上的“天然产出”一同成长。而今她经营的土特产,已经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3月24日,站在武平县工商局举行的授牌仪式上,练家香感慨万千。 练家香曾有过一段生活黯淡的日子。199
永定:客家土楼里的“土导游”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福州9月14日专电(记者 孟昭丽 巫奕龙)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客家土楼里,活跃着一群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导游”。他们孜孜不倦地讲解自己熟悉、挚爱的土楼,乐在其中,感染了游客,也装饰了土楼的风景。 “我们这里有186名讲解员,90%都是当地村民。”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游海
客家土楼的防火功能
作者:胡大新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土楼建造之前,即在选择楼址的时候,楼主就把水源是否充足作为建楼的必备条件之一。他们都知道,日常生活需要水,灭火需要水,迫在眉睫的建楼也需要水。一楼之内居住数十人上百人,用水量相当大,没有充足的水源是不行的。因此,每一座永定客家土楼都有足够的水源。溪河两岸的土楼客家人完全有 条件在楼内或楼侧打井取水
客家古围屋的大观园
作者:伍世然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十厅九井”的南华又庐坐落在侨乡村的田野中,鼎盛时这里有数百人居住。CFP供图 梅州 侨乡村 位于梅州麓湖山脚下的侨乡村,是一个美丽淳朴的古老村庄。她沿着弯弯曲曲的侨乡河逶迤而建,民风淳朴、景色秀美,无处不在的客家遗风则诉说着这里几百年来的风雨变迁。 古村志 侨乡村被誉为“客家世界第一
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梅州开幕
作者:黄怡 谭林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动情致辞。通讯员供图 “全世界的客家人如果没到过梅州,是终身的遗憾!”昨日上午,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在客都梅州举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开幕式上说。 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以“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为主题,打造全球客家人的节日
客家古戏台与古戏联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爱看戏。过去,戏剧演出便是客家人最主要的文化生活,甚至于私人请戏班演戏,成了某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于是,在许多地方都建有固定的戏台,这些古戏台,都贴有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戏联。如上杭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