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蒋经国赣南乡村教育建设与赣南客家社会
-
作者:谢敏华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蒋经国 乡村教育建设 赣南 客家社会
-
描述:蒋经国主政赣南期间,根据赣南客家社会的状况制订了相应的乡村教育建设措施,开展了一场较为全面的乡村教育改革。由于其政策措施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适应了客家教育传统的特点,乡村教育改革成效显著,赣南乡村教育事业一度繁荣。
-
论赣南采茶舞蹈的艺术审美特质
-
作者:朱旋 温习
期号:第35期
来源:华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舞蹈 审美 客家文化
-
描述:赣南采茶以“三腔一调”为音乐基调,通过优美流畅舞姿、鲜明的人物个性和新颖奇特的动态,加上载歌载舞的艺术表现,赋予采茶舞蹈幽默诙谐的舞蹈气质,真实形象地反映了赣南民众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和精神个性,具有浓郁独特的审美文化特质。
-
客家话的性质:兼论南方汉语方言的形成历史
-
作者:潘悟云
期号:第0期
来源:语言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比较 遗传分析 南方方言 形成历史
-
描述:本文通过客家话,特别是与客家话很接近的浙南畲话跟苗瑶语的比较,并参照客家人的遗传分析,论证客家话与苗瑶语之间的底层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语南方方言形成的一种新史观,认为大部分的南方汉语方言,最初是在南方原住民的语言基础上逐渐汉化形成的。
-
论传统市镇的早期现代化及其困境:以赣南筠门岭镇为例
-
作者:肖国祥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早期现代化 市镇 传统 现代化转型 赣南 西方资本主义 区域经济环境 近代中国
-
描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冲击下,开始步入了艰难的社会转型期。作为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传统市镇也开始了其早期现代化转型的历程。但由于地理区位、区域经济环境、交通运输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市镇的现代化转型并不是同步的,而且在不同的区域也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就研究现状而言,
-
源和流-论河洛文化对客家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同影响
-
作者:周菲菲
期号:第244期
来源:历史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源和流-论河洛文化对客家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同影响
-
gaya精神的展现与彰显-论钟肇政雾社事件系列书写之诠释观点
-
作者:郑静穗
期号:第15期
来源: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钟肇政 原住民 雾社事件 gaya
-
描述:史事件,以不同於一般史實觀看的角度,探查在抗日意識外,他們所奉行不渝的gaya精神,才是引領他們起身反抗的重要關鍵。另一方面,從主要故事人物「莫那•魯道-畢荷-阿外-林兵長」這四人,爬梳並整理出鍾肇政筆下所凝塑而成「性格有異,精神該是一貫」(鍾肇政2002:263)的形象,藉由故事人物的性格描繪,融合作者個人意識,重現人物外在形象和時代精神,在以歷史為底的文本裡,對熟悉的歷史背景再行創造,建構具體的敘事情節,不僅引起讀者的共鳴,亦可覺察他懷抱著對臺灣關懷的深厚情感,賦予在這個歷史事件中,呈現出有別於現實的歷史題材書寫。
-
论赣南客家围屋建筑的特点和文化
-
作者:杜海明 李芸玲
期号:第11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屋 建筑 文化
-
描述:围绕赣南客家围屋独有的特征;展示赣南客家围屋丰富多彩的建筑形态和特色。赣南文化的缩影——客家围屋,承载了千百年优秀的赣南客家文化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保护。
-
赣南客家民居建筑装饰艺术论
-
作者:李艳
期号:第6期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围屋 建筑装饰 艺术
-
描述:客家围屋建筑是一种民居文化载体,它的构造艺术和装饰艺术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客家围屋之建筑装饰艺术,无论是传统的石雕、砖雕还是木雕,都给人以淳朴自然的美感,形成高雅的艺术格调。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特别是围屋建筑中体现出的和谐人居文化,仍值得后人挖掘、借鉴,并加以发展。
-
论赣南采茶舞蹈中“单袖筒”的表演风格
-
作者:温雅丽
期号:第3期
来源:艺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练和艺术家的加工,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方色彩。 “单袖筒”,也称“单水袖”。它与古典戏曲中的水袖不同在于运用:其一是男角穿戴而非女旦,它是生和丑的专用技法。
-
论粤东客家服饰对中国传统服饰设计的启示
-
作者:张金梅 胡小平
期号:第22期
来源:作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论粤东客家服饰对中国传统服饰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