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0)
学位论文(153)
期刊(41)
视频(7)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00)
学位论文 (153)
期刊 (41)
视频 (7)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5(7)
2014(134)
2013(43)
2010(39)
2009(35)
2008(33)
2007(16)
2004(6)
2003(3)
199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0)
香港文汇报(40)
澳门日报(33)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
中国经济史研究(1)
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1)
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1)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1)
写作(1)
客总会讯(1)
首屆客家文化節周末舉行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何清標等一行與本 報負責人合影 組委會負責人昨訪本報介紹情況 首屆客家文化節周末舉行 【本報消息】由澳門廣東興寧市同鄉會主辦的“第一屆澳門客家文化節”,將於周六(九日)晚八時假漁人碼頭會展中心舉行,同申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一周年暨特區成立十一周年。文化節組委會負責人昨訪本報,介紹詳情並邀請本報
興寧同鄉會訪梅州推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興寧同鄉會訪梅州推客家文化 【本報消息】由梅州市委、市政府、省文化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客家山歌文化節,十八至二十日在“客家山歌藝術之鄉”梅州舉行,興寧同鄉會會長何清標作為澳門區客屬代表,應邀出席了是次盛會。 是次客家山歌文化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活動
客家妹形象使者 港區選出冠亞季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香港文匯報訊以香港梅州聯會冠名、第4屆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賽香港分賽區「香港梅州客家女兒SHOW」日前舉行決賽,新一代客家女兒形象使者冠軍為24歲的黃昊陽,亞軍是18歲的陳嘉惠,季軍是25歲的李昉蓉。 體現儉樸勤奮美麗聰慧 由2004年舉辦首屆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賽以來,歷時3屆,「
严修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 《客人对》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严修鸿 清朝中期以来,粤中、粤西的“土客之争”日趋激烈,客家人不仅一度受到客居地原住民的经济抵制,而且受到他们的文化拒斥,被视为“苗蛮之种”。岭南“土客之争”本质上是族属之争,也即客家人的文化身份之争。 中山大学教授古直先生1928年著《客人对》,力说客家“诗书礼乐”文化之盛,讲述客家
珠失蹤旅客家屬經澳抵台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自拱北乘旅遊巴來澳,家屬向親友 揮手作別。 在澳門機場,工作人員搬運團客家屬行李,未有任何回應。 失聯的創意旅行社珠海團家屬昨晩搭機抵台,他們焦急地商討,希望能見到親人一面。(中央社) 蘇花公路發生嚴重塌方造成交通中斷,扭曲變形的遊覽 車橫陳在半山。(中央社) 當局昨在宜蘭縣壯圍鄕
畲族与客家的文化互动研究:以平和县秀峰乡龙岭村为例
作者:牛玉西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畲族  客家  文化互动 
描述:,而是两种文化互相融合,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剪不断还乱的关系。正如蒋炳钊先生在论述客家的形成过程时指出:探讨客家民系的形成,既要研究中原汉人入迁的历史,同时又要研究当地土著民族的文化变迁,尤其是要深入探讨
客家童谣之社会文化意涵研究
作者:徐坤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童谣  社会文化意涵  传承  创新 
描述:養品德與倫觀念、反映時代心聲等。第五章分析現代客家童謠之發展,說明代客家童謠之調查現況,並分析客家童謠現況調查的結果,及分析現代客家童謠作品。六章為結論,分為主要發現與成果、建議與應用及傳承與展望
地方产业通路建构之网络治理探讨:公馆乡红枣产业为例
作者:黄宏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产业  通路  网络治理  公馆乡  红枣  客家文化 
描述:數15位,公部門2位、營利組織6位、非營利組織2位、棗農2位、地方文史工作者3位。最後整理三個部門之間互動層面,再與文獻論對照,提出紅棗產業通路網絡建構研究發現與建議。研究發現,紅棗產業通路建構過程
台湾客家鬼神相关谚语的文化解析
作者:杨瑞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谚语  民间信仰  灵体  鬼魂  神明 
描述:語在客家族群內部於道德文化方面的影響,也想探討鬼神信仰藉由時間和經驗的累積,如何開啓先民的生活智慧以及在活動歷程中傳遞的文化意涵,經由傳承給予後世借鑑。本研究共分為五章論述: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以及相關文獻之回顧與探討。諺語是民眾群體智慧的結晶,內容蘊含著民眾與周遭環境在互動中淬煉出來的親身體驗,以及日常生活實踐中所領悟的人生哲理。第二章是從鬼神信仰談客家諺語,探討民間信仰和客家諺語兩者產生鏈結後,民眾透過鬼神信仰及奉祀儀式寄託身心靈,藉由鬼神諺語的轉化,導引出尊天敬祖的宗教情懷和人文精神,也達到警示社會和教化人心的目的。第三章探討台灣客家諺語中鬼魂崇拜的文化意涵。由於亡靈崇拜是台灣民間信仰的主流,而祖先崇拜是亡靈崇拜中最重要的一環,基於崇祖是孝道的延續,經由客家族群增強宗族內部的凝聚力,也成為實現孝道的文化指標。第四章探討台灣客家諺語中神明信仰的文化意涵。客家族群把天公視為正義之神的化身,維持人世間的公理和正義,經由民間信仰體認諺語,達到凝聚敬天崇祖、慎終追遠的道德情操。第五章總結出客家鬼神諺語影響人們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態度,也間接媒介古今文化的接軌和促使多元文化的融合。由於受到因果輪迴觀念的影響,大部份的人認為會有因果報應而謹言慎行不敢作惡,藉由鬼神諺語彰顯出悲天憫人、淨化人心以及維持社會詳和的目的。本研究從客家鬼神諺語伸出觸角,經由整理、歸納與分析其在文化面和宗教面的實質意涵,希望能夠發掘諺語中的鬼神文化在學術上或者在教學上一點小小的啓發。
席獅舞盛載客家文化
作者:鍾新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席獅舞盛載客家文化 廣東梅州的席獅舞,俗稱“打席獅”,是佛敎盛傳梅州時期、結合客家文化所產生的一種傳統民間祭祀舞蹈。二○○八年“席獅舞”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為梅州市民間文化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習舞過程艱苦 在通往碧峰寺的路上,佛聲迴盪在百歲山的上空,顯得格外莊重。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