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汉語方言分区的一些問題
-
作者:黄家教 詹伯慧 陈世民
期号:第4期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方言 方言分区 方言区 汉语方言 北方方言 分区依据 粤方言 地方方言 划分 客家方言
-
描述:它在今天的作用,也要看到它在明天的作用;既要认识到它在语言学研究中的战术意义,也要认识到它在语言学研究中的战略意义。
-
从客家文化的多元因素看汉、畲民族交融
-
作者:邓习赣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一体多元 民族交融
-
描述:况
-
亦畲亦汉的钟姓客家村落
-
作者:钟红英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村落 党的民族政策 民族融合 民族身份 正本清源 上杭县 “雷”
-
描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华姓氏文化丛书——《钟姓史话》及诸多史
-
秦汉古城:佗城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作者:戴春平 廖远兵 杨党校
期号:第6期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佗 佗城 历史沿革 发展现状
-
描述:赵佗南下,给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佗城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佗城,作为一座古老文明而又颇有现代气息的现代化城镇,关于其经济、资源环境、历史文物、姓氏之谜、旅游业等的现状研究对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古城颇有意义。研究佗城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和保护佗城的资源和更好地发展佗城。
-
历史学的田野——读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
-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15期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史研究在西方学科模式影响下渐渐发展起来.伴随着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民族史研究成为近代学术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时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因此笼罩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裹足不前.
-
最古老的汉语:闽南语:以声母为例
-
作者:陈癸淼
期号:第4期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语 上古声母 轻唇音 舌上音 重唇音 汉语 方言 上古音 舌尖音 三十六字母
-
描述:.有十大方言系统。闽南语与客家语就是其中的两大语系。方言语系都或多或少保留了历代的语音。有的是原封不动保存下来;有的则是改变原貌而留下古语的痕迹;当然也有不少古
-
历史学的田野:读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
-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8期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王明珂 历史学 新中国成立 民族史研究 羌族 川西 30年代
-
描述: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史研究在西方学科模式影响下渐渐发展起来。伴随着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民族史研究成为近代学术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时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因此笼罩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裹足不前。
-
清代客家汉番界外合股移垦研究:以台中东势为例
-
作者:张学年
期号:第3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中 东势 客家 合股 移垦
-
描述:清代以降政府限制台湾汉人进垦番界,在中部近山地区也不意外.在现今台中市石冈区东侧留有乾隆26年(1761)的“土牛界碑”,直到嘉庆20年(1815)官府解除禁令,大规模的汉人从此深入东势角及新社地区垦拓.这个界外的移垦有着合股、宗族合约式的开发形式,间接说明台湾客家地区的一种开发模式.
-
从光孝寺植物看海上丝绸之路
-
作者:柏宇亮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光孝寺 诃黎勒 蘋婆 海上丝绸之路
-
描述:汉时期广州在丝绸之路航线上的重要出海港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