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愁、诗人情怀和佛学信仰的杂糅:鬼叔中“风土系列影像”研究
-
作者:蔡月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独立纪录片 “风土系列影像” 鬼叔中 毛晨雨
-
描述:对象是乡间的风土民俗,故采用“风土系列影像”的称谓。本文以鬼叔中的“风土系列影像”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访谈,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试图为以福建宁化客家的风土民俗为拍摄对象的“风土系列影像”配以文字
-
赣南地域特色文化包装设计研究
-
作者:欧俊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地域特色文化 包装设计 设计要素
-
描述: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通过对赣南包装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赣南地域特色文化在赣南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原则和趋势;第四部分:介绍赣南地域特色文化中设计要素,从图案元素、文字元素、色彩元素、造型元素
-
静守往昔的客家古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密溪古村全景。
进入谨光鼎臣合祠的八字门楼。
赵丽春 杨锦辉 宋玉琳文/图
在离瑞金市九堡镇北偏东12公里处的凤凰山下,有三条小溪流经片村汇合于环溪水库,诗有云“一带密溪淌绿水,千寻松竹染红霞”,这个美丽的千年古村就是密溪村。
据《瑞金县地名志》记载,密溪的开基者为罗密峰,南宋咸淳
-
客家人的尚红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红色代表吉祥、喜气、热烈、平安,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客家人特别垂爱红色,认为红色有驱邪、压惊、镇妖之功能和逢凶化吉、祈福纳祥的作用。因此,事事都与红色联系一起,演绎了别样的客家风情。
贴红。百节年为首,过年是客家人最隆重、热烈和最红色的节日。挨家挨户都要贴红色对联,红色楣联,主要生产工具如
-
东坑,久远的客家文化长廊
-
作者:沈昌培吴火招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高处远眺东坑村。
现存古居。
泥土围墙小巷。
新房与旧居交相辉映。
陈荣伦书法作品残片。
陈氏祖祠仰丰堂。
陈孔俊练武石。
照壁上是东坑最后一名举人陈光晋题字。
清代陈允升著《易史一隅》。
-
重焕客家文化遗产光彩
-
作者:包国军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方埔萧氏祖祠露瀼堂正在大修。
不见了高高的杂草,不见了破旧不堪的荒芜景象。近日,记者来到坪地街道四方埔社区四方埔居民小组,看到已有230多年历史的四方埔萧氏祖祠露瀼堂正在大修,四方埔萧氏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将重焕光彩。
据《坪地萧氏族谱》记载,露瀼堂建造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由坪地萧
-
老梅城“西门”门楼匾入藏中国客家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近日,乡贤梁友钟先生捐赠的“西门”门楼匾入藏中国客家博物馆。
该匾长145厘米,宽67.5厘米,厚12.3厘米,右侧有断裂,花岗岩质,重约600斤,正面书“西门”二字,笔力遒劲,骨肉停匀,雄厚刚健,两侧题记“咸丰己未仲夏知州事汪政重修”。咸丰己未年(1859)正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将石镇
-
深化龙台交流共叙客家乡情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谢钦福) 日前,副市长郭丽珍率团赴台湾开展客家文化交流活动。在台期间,郭丽珍分别拜会了新竹县县长、世界客属总会会长邱镜淳,新竹市市长许明财,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桃园县龙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宝,台北市教育局原局长陈汉强等在台客家乡亲,共叙乡情。
会见中,
-
客家清明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宁江炳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继春节之后又一重大节日,较之于独特的春节习俗文化,清明节也传承下一套完满的习俗文化,它负载着包括族群、伦理、美学、民俗等丰富的内容。
清明扫墓,是纪念先人的一种形式,早在黄帝时期就已有之,《礼记·祭法》中就有记载。而作为一个节日的形成在唐代,盛行于宋代,并一直传承至今,它
-
客家祖训传久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摭拾】
客家祖先为了自己的后代能恪守孝道,和邻睦族,坦荡做人,在族中乡间有好名声,除平日的言传身教外,还会想出不少其他方式对后代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围龙屋墙壁屏柱上凿写的家规家训式的文字,就可看出先辈的这种良苦用心。
一座相对完整的围龙屋,由某姓某代甚至几代人所建成。因此,如何维持生活秩序和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