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客联总会组团来梅考察 推进印尼客家博物馆建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奕宏)为了顺利实现三年内在印尼缩影公园建成一座“印尼客家博物馆”的目标,2月20日至23日,印尼客属联谊总会组织考察团来梅考察。以叶联礼、熊德怡为名誉团长和李世镰为团长的考察团,先后
-
老年大学举办“情系客家”文艺汇演
-
作者:刘久平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6月16日,三明市老年大学在列东影剧院举办“情系客家”文艺汇演。1500多名学员汇聚一堂,文体学科的学员纷纷上台献艺。(本报记者 刘久平 摄)
-
客家古民居迎来“洋倩影”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埔客家古民居类型别具一格,“锁头屋”、“双堂屋”、“日字屋”、“土围楼”、“走马楼”、“前堂挂后楼屋”、“三堂两横屋”等等不一而足。在客家地区中,唯有大埔集中了围屋、圆形土楼
-
东莞樟木头镇麒麟舞的发展现状及出路探究
-
作者:阳分胜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樟木头 麒麟舞 发展现状 出路
-
描述:的建议: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2、在传承麒麟舞的精髓的同时,大力拓展、丰富其表现形式和内容。3、利用当地较好的地域资源优势,建设麒麟舞生态博物馆。4、开发与麒麟舞相关的民俗旅游商品。5、办好麒麟民俗文化节。最后结语,简单对全文进行总结,期待樟木头麒麟舞的更大突破。
-
历经500多年岁月洗涤梅县侨乡获誉“客家围屋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位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南口镇的侨乡村,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2012年被评为“中国古村落”。侨乡村现存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客家围龙屋,被誉为“客家围屋博物馆”。
据了解,侨乡村自上世纪初开始几乎家家有人出外谋生,现有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3000多人,正因海外华侨和侨眷众多而得名“侨乡村
-
880岁客家古民居重现光彩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陈潮华)历经近3年的修缮,拥有880年历史的梅州现存最古老客家古民居之一、民族英雄蔡蒙吉故居重现昔日光彩。日前,来自美国、香港、四川、福建及广东各地蔡氏海内外宗亲以及当地相关人士齐聚一堂举行隆重仪式(如图),传承蔡蒙吉“忠孝廉节”的节气。
记者在蔡蒙吉故居看到,经过修缮的故居古
-
打好“土楼牌”唱响“客家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国庆前夕,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永定举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福建·永定)授(揭)牌仪式。这是永定县打好“土楼牌”、唱响“客家歌”,积极打造对台交流合作新平台的一个缩影。
闻名遐迩的“土楼之乡”永定县是台胞重要祖籍地和客家祖地之一,也是全国对台工作重点县。近年来,永定县积极借助乡土文化、乡情乡谊
-
美丽大埔争创客家文化生态示范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美丽的大埔青山碧水彩云飞。林江声 摄
张弼士故居吸引游人纷至沓来。
大埔特色民居海源楼。
“客家水立方”——泰安楼。
陶艺之花。蓝巧 摄
大埔,客家香格里拉。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之誉。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大埔过程中,大埔
-
神形见大美——客家土楼的六大看点之一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航拍高北土楼群(胡大新提供)
□胡大新
土楼客家人在“民族建筑”的概念下,又开辟出“民系建筑”的独特领域。客家人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建造了千姿百态、种类繁多的土楼,仅永定境内就有300多种造型各异的客家土楼。
永定客家土楼的单体气势恢弘,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土楼,轴线突出,
-
客家木偶戏吸引众乡亲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王毅 图/文
8月11日,由上杭县“田公堂”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研究会在白砂镇大金村水竹洋举办的木偶戏开演,吸引了众多乡亲前来观看。
客家木偶戏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明初传入上杭白砂等地,并流行至闽南、粤东及台湾等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高腔和乱弹木偶艺术,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