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焕客家文化遗产光彩
-
作者:包国军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方埔萧氏祖祠露瀼堂正在大修。
不见了高高的杂草,不见了破旧不堪的荒芜景象。近日,记者来到坪地街道四方埔社区四方埔居民小组,看到已有230多年历史的四方埔萧氏祖祠露瀼堂正在大修,四方埔萧氏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将重焕光彩。
据《坪地萧氏族谱》记载,露瀼堂建造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由坪地萧
-
探寻客家文化了解先人历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包国军、通讯员张全聚报道:10月20日上午,坪地街道六联社区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孩子开展了一场寻找客家文化之旅活动。
活动当日,社工们带领孩子们探访了吉坑世居,并联系了一位80岁的阿婆,为他们讲解关于吉坑世居和客家人的故事。接下来,社工还将继续组织小朋友们在社区内寻找客家人的文化古
-
在客家围屋寻找先辈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岗区侨办热情接待回乡的华裔青少年。
本报讯 (记者林琳 通讯员叶立强)七月的深圳阳光格外灿烂,而比阳光更加灿烂的是一群来自法属圭亚那的华裔青少年的笑脸。近日,这群来深参加201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禅武营的孩子们,受龙岗区侨办的邀请来到龙岗,开始了从大芬油画村到鹤湖新居、从家乡话到
-
叹客家人文源远盼坪山奋发向前——《客行天下》文艺演出侧记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郑俊生
《客行天下》演出精彩绝伦。
这是一个思绪飞扬的夜晚,这是一个心灵震撼的夜晚,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夜晚。和着悠扬的音乐,伴着不停转换的灯光,艺术家们的深情演出动人心魄,全场观众的情感、思绪一次次被激活。昨晚,一个多小时的《客行天下》文艺演出环环相扣、高潮迭起
-
甘坑社区打造客家生活元素农业产业园老屋村、旧厂房将华丽“变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刘尚丽、通讯员黄荣强报道:一栋栋老屋村将变成番薯、菜干、豆类等土特产展示区;原有的破旧厂房即将升级改造成为庭院式饮食、手工磨豆腐等加工区。布吉街道甘坑社区拟引入客家生活元素,打造一个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并成立工程施工项目指挥部,各项前期工
-
唱响客家山歌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包国军 通讯员刘佳佳)为了弘扬客家文化,传承客家山歌文化,让学生走近、了解客家山歌,7月16日,坪地街道坪东社区服务中心在坪东社区工作站开展了主题为“唱响客家情”的客家山歌学习活动,邀请了退休教师骆阿姨亲自教坪东暑期夏令营的小朋友们学习客家山歌。
骆阿姨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客家山歌的由来,然
-
百年荔枝林飘香客家菜
-
作者:包国军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坐落在一片荔枝林中的荔园春农庄。
“欢迎您来这里赏百年荔枝林、看古建筑、吃农家菜!”坪地街道六联社区鹤坑居民小组有个农庄老板,创造性地把当地的客家文化遗产进行“资源整合”,不仅借此发展农庄经济
-
客家风情走进大芬美术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民参观展出作品。本报通讯员 冼余汉 摄
本报讯 记者陈遥、通讯员朱晨然报道:5月31日,《客家风情——南岭村油画写生作品展》在大芬美术馆拉开帷幕,精选的100幅作品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尽展客家风情。
此次画展展出的都是大芬油画村的本土艺术家赴南岭村采风写生,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的艺术作品,充分反映
-
“煮饭婆”爱上“凉帽太极”
-
作者:包国军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六联社区的阿姨在练习凉帽太极。
每天早晨7点多钟,当很多家庭主妇忙着为家人准备早餐或赶着去菜市场的时候,坪地街道六联社区居民邱小艳阿姨和姐妹们却准时来到社区工作站门前的空地上,伴着优美的音乐舞起了手中的客家凉帽。只见她们一招一式见太极功夫,动作如行云流水轻盈流畅。
邱阿姨和姐妹们练习的,名叫
-
见证客家历史的围屋典范
-
作者:肖永革 李秀娴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鹤湖新居全貌。本报通讯员 陈武远 摄
鹤湖新居中堂。本报通讯员 陈武远 摄
日前,“‘龙岗客家人,我从哪里来’——龙岗客家之由来、发展与文化特色”主题活动在龙岗街道鹤湖新居下天街举行。
位于龙岗街道罗瑞合小区的鹤湖新居,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