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汀围绕“客家首府”这一品牌加大客家文化保护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通讯员 黄启元) 12月12日,笔者在汀州文庙内看到,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长汀县对文庙大成殿门、台阶等进行的修缮工作已近尾声,修缮后的汀州文届令人眼前一亮,焕然一新。
这是长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的一个实例。围绕“客家首府”这一品牌,长汀县积极开展客家文化生
-
巍巍土楼客家魂大型原创歌剧土楼榕城热演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继大型交响乐《土楼回响》、大型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之后,又一部具有浓郁客家土楼特色的大作——大型歌剧《土楼》,26日在福建大剧院首演。张永定 摄
【本报讯】 “青青葛藤遍地生,坚韧不拔根连根,哪怕狂风和暴雨,迎着春光一条心……”贯穿全剧的主题曲《青青葛藤》悠远缠绵,全场雷
-
世遗客家土楼成为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华社福州10月8日专电 (记者 巫奕龙) 今年8月下旬,取材于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的福建省首部原创歌剧《土楼》在福建大剧院连演4场,轰动榕城。今年11月,《土楼》将代表福建参加首届中国歌剧节展演,明年4月将参加国家大剧院“全国歌剧新春季”展演。
歌剧《土楼》是在永定客家土楼的“肥田沃土”
-
求广亦求深 打好客家牌 ——我市省政协委员谈海峡两岸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本报记者 莫志强
“深入挖掘整合八闽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强省建设……突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的独特作用,赴台开展双向文化交流互动……”这是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出的2011年的一项重点工作。那么,作为来自客家祖地的我市省政协委员,他们对推进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有何建议?1月13
-
“谢谢你们圆了我们的梦” ——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按照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的工作安排,6月22日,我和市台办的同志前往机场,迎接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国民党中评会委员刘碧良先生。下午4:40,飞机依时到达,接到了刘碧良先生。在前往酒店的途中,我们与刘碧良先生聊了起来,得知他是第一次来梅州,于是我就问刘碧良先生的祖籍地在哪里
-
福建永定“文化强县”客家土楼神韵舞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6日,由文化部与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歌剧节,在福州拉开帷幕。当晚的开幕式演出是福建省首部原创歌剧《土楼》。
歌剧《土楼》只是近年来永定县灿若繁星的“土楼”文化精品中一枝报春花。从前几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奖最高奖——“金钟奖”的大型交响乐《土楼回响》,到今年初的大型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
-
喜迎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梅召开 本报走进台湾客家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嘉良)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第五届拟于今年6月22日至24日在世界客都——梅州举行。为襄赞这一盛事,本报《客家》版从今日起至6月下旬(逢周一、周三),隆重推出“走进台湾客家”之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台南、彰化、屏东、高雄、美浓(镇)十个专版,今日8版刊出“台北篇
-
石城:客家古城演绎蝶变之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石城县西城区一角。
陈小强 摄
□吴云凯陈小强特约记者赖於艳
为增强城市影响,提升城市魅力,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赣南历史悠久的客家古城——石城县在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积极推进城市“治脏治乱治堵”工作,创新社区建设,大力改善城市的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且看——
-
到林寨,领略客家四角楼雄风 古村核心区现有24幢较为出名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可与开平碉楼相媲美的客家四角楼。
▲墙上的大字见证了“文革”时期那段风起云涌的政治岁月。
古村内幽静的古巷。 本栏文/图 深圳商报驻惠州记者 戴广军 通讯员 曾海生 周 洁
以“东江商埠、客家水乡、田园古堡”著称的林寨古村落位于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林寨镇地处广东省和
-
客家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 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发展客家文化产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新雄(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专家顾问、广东动漫城副总经理):
目前梅州市的动漫产业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动漫专业人才稀缺,动漫市场链条模糊,市场化集群运作尚未出现。梅州的动漫企业也屈指可数,就是汉唐(细哥子细妹子)、盛唐(客客龙)这几家。加上地处山区,交通仍显不便,人才仍在外流,梅州自身的客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