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925)
期刊(274)
学位论文(146)
视频(18)
图书(9)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报纸 (925)
期刊 (274)
学位论文 (146)
视频 (18)
图书 (9)
会议论文 (7)
按年份分组
2015(18)
2014(438)
2013(185)
2012(198)
2011(185)
2010(123)
2009(87)
2005(10)
2004(4)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283)
侨报(32)
江西食品工业(7)
建筑(3)
消费(3)
城乡建设(2)
管理学家(2)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
我市举行闽台客家族谱交流活动
作者:钟德彪 陈杏祥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2月18―20日,我市举行闽台客家族谱交流暨宗亲联谊新春恳谈会,闽西客联会领导、市直有关涉台部门负责人,台湾邱、游、练、廖、张、罗、郭、刘、钟等姓氏宗亲代表和台湾“宝岛客家广播电台”、“中国电视公司”等媒体代表参加了交流活动。 闽西客 联会会长曾耀东介绍了龙台客家文化交流和台胞回闽西
“惠州是最适合我打拼的舞台” 舍弃大城市 留洋博士王飞波想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飞波博士 日本国立神户大学博士王飞波曾担任日本Horiba公司中国市场总监和加拿大桑威尔公司亚太市场总监的职务。如今,他把自己的新家安在了我市仲恺高新区,注册了一家公司准备大展拳脚。市科技局副局长周章玉说:“王飞波是第一个留在仲恺高新区创业中心的留学博士。” 谈创业 四个原因让我选择惠州
广东汉剧研究
作者:陈志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剧种  广东汉剧  发展历史  舞台艺术  粤东社会  客家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个缩影,其戏剧史的意义与研究价值,自不待言。本文共分八章,分别从广东汉剧发展历史的勾勒、艺术特征的归纳、演出生态环境的描述三个层面展开研究。第一章,总结出广东汉剧的艺术来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第二章,从历史文献和口碑材料出发,考证了汉调皮黄流入粤东地区的时间、路线,并全盘梳理了广东汉剧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三、四章,从剧目剧本和舞台艺术的角度,对广东汉剧的艺术本体展开研究。前者归纳出广东汉剧演出剧目结构形态和剧本形态的基本特点;后者重点考察了广东汉剧脚色体制、舞台美术、特色乐器以及唱念语言等舞台艺术的基本规律。第五、六章,意在通过对广东汉剧戏班、乐社和粤东民间艺术的考察,揭示它们对广东汉剧“本地化”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七章重在阐发广东汉剧背后的文化涵义,揭示其艺术兴衰与生存环境变迁的内在关联。第八章考述了广东汉剧在闽西、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的传播和交流活动。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不仅为广东汉剧的保护获得了发展的话语权,也为本论题的研究注入了时代涵义,在“余论”中通过对广东汉剧历史生态环境变迁规律的总结,并借鉴昆剧、粤剧的成功经验,建议广东汉剧在舞台唱念语言上“改官为客”。本论文将广东汉剧放置在中国戏剧发展历史和岭南文化的双重背景下,全面勾勒了广东汉剧形成、流变、传播的脉络,重点考察了“外江戏”与粤东本地艺术、文化发生的相互作用。这样的结构安排集中体现了笔者努力阐释“广东汉剧与粤东社会”这个核心议题的思路。
新婚小夫妻新年筹备装新房 新客家在惠过年系列报道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朱如丹 香金群 在惠州工作的江苏帅小伙潘先生,去年是喜事连连,娶了个新娘,又在市区东平买了套新房子。今年大年三十,由于今年春运情况特殊,夫妻俩决定春节不回家过年了。来自重庆的新娘小珊,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外过年,但她表示春节期间由于安排好了节目,同样能在惠州过一个快乐温暖的年。 去年
《客家女》雕塑昨揭幕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小孩在《客家女》雕塑前照相留念。本报记者杨建业 摄 本报讯 (记者廖桂旭)昨日,《客家女》雕塑在市区江北东江公园揭幕,引来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并留影。 《客家女》主体颇为壮观雄伟,背靠东江翘首。据介绍,雕塑高8.3米(含基座),为铸铜制作工艺。《客家女》雕塑为我市目前最大的铸铜雕塑,由市规划建
客家 新闻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梅州暑期火车票 预售期缩短为5天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刘世锦、阳少元) 记者昨日从广梅汕铁路梅州火车站获悉,根据铁道部和广铁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梅州火车站从7月15日至9月20日止,车票预售期调整为5天(包括对外学生票)。 据了解,今年暑期恰逢北京奥运会举办,铁路部门将对持有证件或
数千名观众听客家山歌 2008年首场“快乐时光”昨晚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林 旭)昨晚,2008年首场“快乐时光”广场文化活动,即“快乐时光——— 唱响惠州原创歌曲主题演出文艺晚会”在市区下埔滨江公园隆重上演。虽然夜晚的江边有些寒冷,但此次晚会仍然吸引
湖镇将投资1.5亿兴建客家文化村镇文化中心可望春节期间开放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贺小山 实习生徐焕棠 通讯员曾学东)记者日前在博罗县湖镇镇文化中心建设场地看到,工人正忙碌着装饰内外墙。据悉,该文化中心可望在春节期间向群众开放。 去年,在博罗县“城镇建设年”中,湖镇镇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镇农产品集散中心已完成中心市场和2号小区基础工程建设;总投资
为了心中的“客家之旅” ――访印尼华侨吴能彬
作者:詹鄞森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福建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楼客家文化节的开幕,使龙岩又一次凝聚了全球华人的目光。 前段时间在闽西宾馆,记者专访了前来参加土楼客家文化节,并参加客家圣殿、客家博物院奠基的印尼华侨吴能彬博士。他说,作为客家游子,我又一次回到祖国,重走客家之旅,感 到十分愉快。 他说,今年4月22日,他作为火炬
火炬手新老客家各一半 我市选拔66名奥运火炬手他们共同拥有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惠州选拔的66名火炬手中有一半是新客家。 本报记者方炳徐 摄 火炬手是奥运圣火传递的主角,是人们心中的榜样和明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在奥运圣火惠州传递中,我市选拔的66名火炬手中,新老客家各占一半,对生活工作的这座城市,新老客家火炬手说,惠州就是他们的家,他们要把奥运梦想与激情传递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