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264)
报纸(4215)
学位论文(838)
图书(708)
视频(198)
会议论文(184)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264)
报纸 (4215)
学位论文 (838)
图书 (708)
视频 (198)
会议论文 (184)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201)
2014(5400)
2012(943)
2011(901)
2010(728)
2008(396)
2004(59)
2002(24)
2001(17)
2000(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69)
客家研究辑刊(235)
嘉应大学学报(33)
韶关学院学报(25)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8)
文教资料(8)
青年文学家(7)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商场现代化杂志(2)
柳州师专学报(2)
论客家传统文化对叶剑英人生观的影响
作者:黄忠芳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叶剑英  传统文化  人生观  祖国统一大业  侨务工作  论客  客家传统  “一国两制”  少年时期  坚定性 
描述:论客家传统文化对叶剑英人生观的影响
百越与畲、瑶混同说辨正
作者:吴永章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百越      不同民族  客家文化 
描述:目前,人们在论及客家文化受南方民族文化影响时,往往将百越与畲、瑶等同起来。本文不同意这一看法。文中在论述百越与畲、瑶分属不同民族的基础上,进而指出二者对客家文化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本文认为:将混同说加以辨正,有助于弄清客家文化的源流与内容,有利于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论闽粤赣边客家区域旅游合作
作者:闫兴亚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粤赣边  客家文化  区域旅游合作 
描述:闽粤赣边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客家文化”.该区共打“客家文化”旅游牌,走区域旅游合作的道路,其中包括在旅游业、旅游行政单位、旅游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将会促进该区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的迅猛发展。
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俗  旅游  资源  开发 
描述:客家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有着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试从客家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内容与评价以及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客家采茶戏源流考
作者:李寿麟 牛田人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采茶  源流  杂剧 
描述:中原古代民歌,随着客家先民从中原一带迁徙到赣、闽、粤三省交汇地区,又与当地土著音乐结合,逐步产生了独特的客家采茶歌。明代后期,采茶歌又与杂剧及地方音乐文化相融合,最后形成了今天的客家采茶戏。
客家人婚恋世界的剪影——读《程贤章中短小说选》
作者:罗可群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婚恋  小说  程贤章 
描述:客家人的婚恋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既有地域的"本土性",又吸收了外来的"现代性";有理想的追求,更有现实的执着。错综复杂,构成了五光十色的世界。《程贤章中短篇小说选》便是这一世界的剪影。
宋代诗人与梅州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诗人  苏轼  苏辙  刘克庄  梅州开发史  客家 
描述:宋代著名诗人在梅州的诗文,方志仅收杨万里和文天祥的诗。实际上,苏轼、刘克庄等还有多首诗文失收。这些诗文对于补梅州方志之缺,对于研究粤东历史和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兼论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缘由
作者:谢永昌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音系  客家方言  梅县话  发展 
描述:客方言是汉语的一支,客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是自然形成的,中外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心”,“代表”,都是由于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的影响力造成的,而且必须得到绝大多数的人认可。
客家山歌的语言学研究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语音  用词  用字  修辞  古代汉语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对客家山歌作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分别从语音、用词、用字、修辞几个角度进行。研究表明 ,客家山歌的语言有很大的存古性 ,它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语面貌。其中的根本原因 ,在于客家民系源自中原故土
客家民系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罗英祥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刀耕火种  科学致富  启蒙教育  武力救国 
描述:南迁汉人几经周折定居闽粤赣边区 ,在融合当地土著后 ,形成了客家民系。该民系形成后 ,对边区的山地开发、传播先进的汉文化方面 ,发挥了积极作用 ;客家人具有强烈的爱国心 ,在推动中国历史 (尤其是近代历史 )前进方面起了先锋作用。因此 ,客家民系在中国历史上享有非同寻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