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建筑研究中的「落鹅间」论述比较及其观点发展
作者:廖伦光  期号:第5期 来源:人文研究期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落鹅  落厫  廊间  论述比较 
描述:的研究领域中,极为热门叉容许广泛理解的特定文本,以及具多样性、歧义性或适地性表现的,且可各自表述的对话平台。
补白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寿春  研究会  当代诗词  国师  黄雪  客家学研究  大组讨论  教师节  学习研讨会 
描述:客家方言的研究方法,以及客家方言的语音、语汇、语
贺州本地话研究
作者:陈小燕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贺州本地话  桂北平话  白话  方言比较  方言分类 
描述:。    通过贺州本地话与桂北平话、两广白话若干方言点之间语音、词汇的横向比较,我们认为,贺州本地话与有着地缘关系的桂北(五通、钟山)平话、桂东南(玉林)白话
江西红色歌谣的产生及其艺术价值
作者:张涛  期号:第2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  江西  艺术价值  客家山歌  革命根据地  红军  中国共产党  地缘关系  爱情生活  毛泽东 
描述:的念白仍用中州韵。在赣南、赣西的一些歌谣和语言中尚有古汉语音韵。江西山多,过去交通闭塞,造成了“江西地不平,十里九样声”的现象。各地的山歌都以当地方言歌唱,形成了多元的风格。赣南各县及永新、莲花等地
四川客家话的变化与语言环境:以西昌和成都两地客话为例
作者:肖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西昌客话  成都客话  语言演变  方言接触 
描述:层面的描述。其次,分别将西昌客家话、成都客家话与粤东北客话进行比较。结合西昌客家话和成都客家话所处的语言环境。分析四川境内客话语音演变的现象、原因,描述语言演变与语言接触的规律、方式。这对揭示西昌
闽粤赣客家山歌比较项目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评审揭晓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温 舒)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规划、青年、自筹经费项目)评审于近期揭晓,惠州学院音乐系教授李彦负责的闽粤赣客家山歌比较研究项目被评为规划基金项目。 李彦现为市
“汉语-t尾最后消失”说
作者:黄勇  期号:第1期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古今韵会举要》  辅音韵尾  中古汉语  汉语语音史  入声韵尾  汉语音韵学  客家方言  鼻音韵尾  语音发展 
描述:“汉语-t尾最后消失”说黄勇入声消失是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音变,是现代汉语与中古汉语语音上的重要分界。如果能够确定-p、-t、-k消失的轨迹和规律,不仅有助于我们澄清汉语语音史上的一些疑点,而且对预见现阶段仍保留塞音尾的汉语方言的语音发...
近代岭南客家女性理想与情怀的折光:范荑香、叶璧华诗歌创作比较
作者:温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近代岭南客家女性理想与情怀的折光:范荑香、叶璧华诗歌创作比较
影响女性移入配偶就业因素之分析-客庄地区与非客庄地区之比较
作者:曾贵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移入配偶  家庭角色  社会网络  就业能力  劳动参与  失业  客庄地区 
描述:家委員會97年度客家人口基礎調查研究,界定客家人口比例佔30%以上之鄉(鎮、市)為客庄地區。總計發放725份,回收有效問卷602份,經由迴歸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家庭角色會影響女性移入配偶
台湾客家与原住民民间故事之动物变形比较研究
作者:钟秀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原住民  比较文学  动物变形  台湾客家  民间故事 
描述:類似,民間故事經常流傳互動而容易產生借用或影響,本研究以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為對象,試圖以文本分析、比較文學的方式,將蘊藏於兩族的文化特色及民族特性抽絲剝繭,分析其異同,同時依地區、種族之不同做內部差異的比較。 本論文根據所收集的文本依區域、種族、變形類別、變形原因加以歸納整理,從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信仰與社會處世關係、女性形象來說明客家與原住民呈現的文化意涵。以文本呈現夫妻同心、感情失和、失去親人等面向來探討兩族夫妻關係之異同,發現客家夫妻間的不平衡關係,妻子角色的隱形化,而原住民妻子個性明顯強勢,表達方式較直接。再以文本呈現之親子衝突、家庭成員不合、父母懲罰、因果關係來比較兩族親子關係的文化特色,發現客家父母教養態度有兩極化現象,一為父母疼惜子女,另一為親子對立。原住民的教養觀也呈現不同,一種為動物託人類扶養子女,另一種冷漠不理睬,任其自生自滅。又以文本呈現之實現願望與造福鄉里、命運及風水、生活禁忌、生活教育分別看出兩族的民俗信仰與社會處世關係,客家族群受佛教、儒家思想影響,故事多以勸化、教導世人,行善行孝。原住民天性單純樸實,崇尚自然與祖靈崇拜,大自然萬物是平等、不分彼此的。最後以文本呈現之巧女形象、惡女形象、女性主義的發揚等分析兩族的女性形象,發現客家與原住民女性從小均須學習持家、製衣縫補、處理農事,兼備內外事務的技能使其能支撐家庭。 筆者發現透過文字化的保存,可提供後人研究資料,相對的也容易產生單一化的情形,作者或故事家基於某種緣故,挑選情節較吸引人的故事,改編或增減故事情節,忽略其他個人以為較不吸引人的故事,或尊重原有情節,漸漸故事的多樣多元性產生變化,語言、詞彙的使用,已失去民間故事的原味,期望在未來能繼續補其不足研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