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客家人,心里一直认为两岸都是一家人” 客家乡亲组团参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洛杉矶客语研习筹委会成员在一起合影。(侨报记者高睿摄)
【侨报记者高睿7月21洛杉矶报道】在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副教授何石松、台北艺术大学教授吴荣顺即将来美举办海外客语巡回讲座的新闻发布会上,加州客家联合会客属乡亲表示,联合会成员将于9月底赴中国大陆参加十一国庆大典。
加州客家联合会一
-
叶挺将军纪念园9月对外开放惠阳每年投入千万元修缮和保护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叶挺纪念馆鸟瞰。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采集
崇雅书院、挺秀书院、会水楼、育英楼、叶挺故居、高恬波故居遗迹……红色史迹遍布惠阳各地,蕴含革命历史内容,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这块红色的土地上遍布了革命者的足迹,洒满了仁人志士的热血。一批批来自惠阳和全国各地与海外的共产党
-
张威一行到我市考察中国客家博物馆申报“国家一级馆”有关工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黄佳丰)9月4日至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张威一行到我市考察中国客家博物馆申报“国家一级馆”有关工作,对中国客家博物馆软硬件建设方面给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意见建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碧红会见了张威一行。
据了解,自确立创建国家一级馆目标后,中国客家博物馆在基础设施建设、文物征集、
-
闽西客家“过大年”的与时俱进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何志溪
过春节,闽西客家称“过年”、“过大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外出人员都早早赶回家中团聚。旧时按传统民俗,腊月二十五“入年界”开始,首先是全家里里外外大洗扫、制新衣、做糕米反、买年料。到了除夕日,要先到祠堂或祖墓祭祖;要在正厅挂上祖宗像,摆上供器供品,放上一饭甑上面放有葱、蒜、
-
连城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整合品牌让客家民俗文化活起来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通讯员 黄水林
11月6日,在连城县四堡乡政府旁的雕版印刷展览馆,一群来自上海的游客参观并体验了古雕版印刷技艺后,不禁发出啧啧赞叹:“真没想到一个客家山区小镇能有如此精湛的雕版印刷技艺,成为明清时期南中国文化的传播地!”
连城县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保存完整、代表性强,有游大龙、走
-
客家骄子成中国葡萄酒之父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张弼士像。
西樵陈启沅纪念馆。
冯如制造的飞机,打破了西方的航空封锁。他也被美国人称为“东方莱特”。
冯如像。
容闳像。
辛亥革命初兴 张弼士即鼓励儿子加入同盟会 随后又助革命人37万两白银
【人物简介】
张弼士(1841年~1916年),广东潮州府大埔县人(现属梅州市大埔县
-
两岸客家同根同源,历史文化渊源悠久,有极强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刘奕宏李锦让
作为近半台湾客家籍同胞的祖籍地,梅州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历史底蕴,而台湾客属同胞又有着很浓的客家情怀。两地同根同脉的文化情愫,是两岸同胞不可分割的心灵见证和沟通纽带之一,自1987年两岸恢复交流的20多年里,特别是近年来扮演着积极的“桥梁”作用。
悠远的历史文化渊源
1
-
走进客家那一份和谐恬静
-
作者:林辉莹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瑶峒月夜,男女隔岭唱和,兴往情来,余音袅娜,犹存歌仙之遗风,一字千回百折,哀厉而长,称山歌。”清代诗人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中对客家山歌充满了赞美之辞,粤北、闽西的风光因此蒙
-
三星装饰豪礼赠予清远“新客家”
-
作者:赵强 曾亮超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三星装饰清远负责人石正宁与资助学生合影。资料图片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清远/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挥洒自己的智慧和青春/他们被称作清远‘新客家’”。
无论你来自遥远的辽宁,还是来自邻省的湖南,甚至是广东省内的其他地区,只要你是“新客家”,都可享受到来自三星装饰、欧派橱柜、博德陶瓷联手送出的诱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