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54)
期刊(415)
学位论文(276)
图书(69)
视频(26)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054)
期刊 (415)
学位论文 (276)
图书 (69)
视频 (26)
会议论文 (15)
按年份分组
2015(26)
2014(657)
2013(193)
2011(221)
2008(101)
2005(16)
2004(11)
2000(4)
1999(1)
199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330)
南方都市报(61)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
医学信息(2)
福建史志(2)
经济与社会发展(1)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
玄奘资讯传播学报(1)
中国沼气(1)
中国地名(1)
吉隆坡与沙巴州山打根客家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作者:江玲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吉隆坡  沙巴州山打根  客家词汇  词汇比较 
描述:一些特定的人、事、时,尽管两地客家人都有同样的说法,然而他们也会无规律性地使用多种不同的词汇,而词汇选择的频率在两地也不全然一样。 在词汇的成分异同方面,吉隆坡与山打根客话仍然保留着部分特征词与
民系文化交界带的微观区划:基于增城市的分析
作者:李诗元 林琳  来源: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边界  广府文化  客家文化  区划 
描述:布在偏僻的山区,但粤语使用者遍布全市各个乡镇范围。从宏观和中观的区位来分析,增城的文化特征跟广州颇具渊
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
作者:刘百顺 叶雪萍  来源: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t;、"出门"、"月光"、"雨毛",在考察其源流的同时也注意到词的语体色彩、使用频率、地域特点及义域变化。
族群迁徙与文化离散研究的来龙去脉
作者:刘冰清 石甜 徐杰舜 韦小鹏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使用不同的语言,但是因为宗教信仰以及对犹太文化的传承,使得每一代犹太人心中都有一个"回
從語料庫看台湾客家语的人稱代词系统
作者:谢杰雄  来源: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和語法功能”的描寫,来呈现台湾海陸客家話的人稱代詞在數量、搭配關係、語法功能、使用频率等各方面的語言事實。
从客方言古语词看《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之疏漏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方言  古语词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疏漏 
描述:从考察客方言的代表点梅县方言中的古语词入手,指出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音义方面的疏漏,以供编纂者和使用者参考。
释“娭毑和“(女哀)姐”
作者:林清书  期号:第6期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娭毑”  “姐”  意义  来源 
描述:家话中使用。就“娭毑”、“(女哀)姐”和“依呀”而言,客家方言与湘方言、畲语、苗语、瑶语、壮侗语同源。
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
作者:张新林  期号:第1期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民居  历史悠久  三国时期  龙泉驿区  中国西部  湖广填四川  古镇文化  成都近郊  都市区 
描述:相传汉代名为"万景街",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将其更名为"万福街",并在此大兴集市,后来更名为现在使用
畲、客“郎名”探源―兼与李默先生商榷
作者:董建辉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郎名  畲族  客家 
描述:畲族地区。畲民在接受郎名之后,又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了部分改造,使郎名的使用更加规范,从而形成了畲族的郎名文化。
客家研究呼唤“比较”
作者:胡希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研究成果  文化研究  生活习俗 
描述:放眼客家研究,每一项成果,每一个误判,无不与是否充分使用“比较”有关。客家研究太需要“比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