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文才、王佐事件再研究——中共党史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的视角
-
作者:谢宏维 邹芝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共党史资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文才 王佐 毛泽东 客籍 井冈山地区 土客矛盾 湘赣边界特委 宁冈县 地方社会 事件
-
描述:》(1928年11月)等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在理论上初步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条件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对于这些著作(也包括其他共产党人的一些著作),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从政治革命的角度,将其
-
把广东人精神的讨论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广东人精神丛书》首
-
作者:韦前
期号:第1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广东人 丛书 座谈会 抗击“非典” 广东省委书记 中央政治局委员 述要 专家学者 敬业奉献
-
描述:“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作为广东人精神的规范表述。当时参与讨论的一批专家学者,觉得很有必要对广东人精神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于是,范英、刘小敏等专家迅速行动起来,组织起《广东人
-
似是而非:粤北“山茶花”的联想
-
作者:甘克宏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粤北采茶戏 客家话 山茶花 演出 客家地区 农村乡镇 观众 知识文化 传统剧目
-
描述:得好!这不是什么新鲜理论,而是似是而非的旧闻的翻版。它使我想起了,往事:在十年浩劫后,原韶关专区有个掌大权的同志说:粤北采茶戏只有改用普通话演出,才能登上大雅之堂,争取更多的观众。在这似是而非的指示
-
小康社会与民系意识的自觉
-
作者:谭元亨
期号:第2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 先进文化 小康社会 民系意识 文化政策
-
描述: ,世界客属大会已召开了 1 6届之多 ,其盛况可谓空前。而潮汕人的大会 ,更开到了北京人大会堂 ,举世瞩目。广府人通过珠玑巷后裔联谊会 ,也开展了一系列有鲜明民系特色的活动。至于学术上 ,更有卓越
-
民俗学学科本位与跨学科对话座谈会纪略
-
作者:杨树喆
期号:第4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跨学科对话 民俗学 学科本位 座谈会 文化研究 “国家与社会” 民俗事象 碧霞元君信仰 民俗志 维吾尔族
-
描述:与融合;维吾尔族麻扎尔文化研究》(热依拉)、《中国犁与韩国犁的比较研究》(郑然鹤),广泛借鉴和运用了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伦理学及农业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又在力图坚持民俗学学科本位方面做了
-
岭南居住小区环境规划质量综议
-
作者:邓其生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居住小区规划 居住环境 岭南文化 质量
-
描述:经验,培养着人才,组织着队伍,发展很快。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开发速度当居全国前列,也应该是总结经验,提高理论,再上台阶的时候了。广东因为地域环境和人文条件不同,更应探索自己的新路子,如何规划
-
关于牛石慧史实问题的实地调查
-
作者:萧鸿鸣
期号:第2期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牛石慧 史实研究 牛石庵 馥柏寺 书画家
-
描述:34页中有详细的论述,可参阅。 由于史料的严重匮乏,牛石慧的研究在理论界一直不能深入下去,而笼罩在牛石慧与八大山人身上的谜团,便是这次奉新考察的重点。 据同治《奉新县志》卷四79页载:“牛石庵在奉化
-
嘉应学院名牌专业:英语专业简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语 学院 名牌 简介 学术带头人 语言学 本科专业 师资结构
-
描述:确,各研究方向师资结构较合理、队伍相对稳定。本专业现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音等3门校级优秀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英国文学选读等5门校级重点课程。英语专业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了较好
-
企业广告决策:理性计算、经验主义还是文化导向?——基于族群
-
作者:赵子乐 申明浩
期号:第6期
来源:外国经济与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告密度 文化传统 族群 广东 经验法则
-
描述:主要是因为广府文化和混合文化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广告投入有促进作用。此外,厂商在广告决策当中并不像经济学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充分考虑各种复杂的经济因素,而只遵循三条简单的经验法则:①“出了新产品就做
-
东南亚客家认同的形成与局限
-
作者:萧新煌 林开忠
期号:第1期
来源:Taiwa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认同 客家性 东南亚 客家会馆
-
描述:厘清当代东南亚国家中客家性与客家认同论述的发展,特别是以马来(西)亚(涵括新加坡)的例子?主,中间亦会提及印尼客家人的例子。而在结论的部分,本论文将藉东南亚客家人的客家性与台湾的客家族群认同之比较,来更进一步讨论之间的异同以及其在理论上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