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南客家婚俗及其社会文化功能分析
-
作者:蓝希琳 罗琼
期号:第1期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婚俗 变迁 功能
-
描述:体现了浓郁的客家特色。本文拟就赣南客家婚俗予以详细表述,探析其社会文化功能和现实意义。
-
赣南客家文化区划浅析
-
作者:侯军俊 蒋梅鑫
期号:第z1期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语言风俗 文化区划
-
描述:赣南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在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中处于摇篮地位,表现出独特的文化地理现象和特征.本文以赣南这一客家人聚居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语言和风俗作为两个主要指标,对赣南客家文化进行了区域划分尝试.试图从一个地理学者的视角来反映赣南客家文化地理现象和特征.
-
“客家茶韵”演绎赣州地方风情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大江周刊(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江西赣州 演绎 地方特色 世博园 演出 广场 参观者 歌舞 月初
-
描述:2010年7月初,来自江西赣州的"客家茶韵"在世博园庆典广场演出,演出通过独具客家地方特色的
-
赣南:有一种沧桑叫围屋
-
作者:饶金德
期号:第11期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A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客家人 赣南 客家先民 古堡 赣州市 建筑格局 明末清初 建造 闽粤赣
-
描述: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伙强盗闯进山高皇帝远的村庄,眼看着一场浩劫即将发生。然而,一座神奇的古堡让凶悍的强盗们无计可施,最后不得不退却了。被人们称作围屋古堡的神秘建筑,为什么会散布在中国赣南的广袤山区里?古堡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让村民免却了一次次血光之灾?
-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教育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师范学院 科技学院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本科师范院校 优秀企业家 先进单位 领导干部 江西省
-
描述:赣南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江西省历史上较早的两所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之一,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办学近5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5万多人,其中大多已成为教育和各条战线的优秀骨干、优秀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学校也因此被社会誉为“客家摇篮最高学府”。[第一段]
-
“客家先民”之先民——赣南远古土著居民析
-
作者:罗勇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先民 土著 古越族 山都木客
-
描述: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在北方汉民进入赣南之前,这里曾先后生活着古越族和山都、木客等土著居民。他们受北来汉族文化的强烈影响而逐渐被同化,最终成为了客家民系的一因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是"客家先民"。
-
赣南客家族性潜隐的原因分析
-
作者:蓝希瑜 刘丹丹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族性 潜隐 和谐交融
-
描述:赣南,中原汉人南迁的中转站与聚散地,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然而,这里的客家认同意识却不如闽粤强。基于此,本文拟从自然地理、民族交融特点和“客家热”的兴起以及客家研究宣传等方面分析赣南客家族性潜隐的深层原因。
-
赣南采茶歌舞的风格与特点
-
作者:杨吉慧 林建平
期号:第3期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采茶歌舞 风格 特点
-
描述:江西赣南采茶歌舞起源于劳动,来自于民间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喜剧色彩。采茶歌舞中的音乐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特色鲜明,更具特色的是,赣南采茶歌舞表演技巧中的“三绝”:扇子花、矮子步、单水袖,令人观为叹止。
-
赣南客家地名的文化透视
-
作者:叶金莲
期号:第7期
来源: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 地名 文化
-
描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或民系,其地名的冠名方式及文化内涵也有差异。赣南客家地名是客家人生产生活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系特色。本文试图从赣南客家地名来分析客家人、客家文化的某些特质。
-
古老而神奇的赣南客家围屋
-
作者:周鸣贵
期号:第1期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赣南客家 客家人 语言特色 结构形式 生活方式 文化底蕴 中国历史 建筑形式 中原地区
-
描述:人们走进赣南,便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心旷神恰和乐而忘返之感,这不仅是因为赣南的山水秀美、林木蓊蔚,有着许多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而且在这方土地上遍布许多古老神奇的围屋建筑。这些围屋建筑以它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文化底蕴,折射出中国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