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日勤劳持家、温顺如水,遇事敢闯敢闹、敢爱敢恨 喝娘酒
-
作者:林洁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林洁
妇女节·说女性②
有人说,是客家女人撑起客家族群的天空。
曾经,家头教尾,灶头镬尾,田头地尾,针头线尾,全是客家女人的活。客家男人一辈子,大多只负责朝着读书、当官、做生意这条光宗耀祖的大道前行,无论成功与否。于是,“勤劳刻苦”的头把交椅,自然首推客家女人稳坐。
如今,负担
-
客家风情游周末出发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中山青旅“客家风情游”推出系列精品线路,游客不仅可以走进叶帅故乡,了解叶帅生平,学习叶帅英雄事迹,还能感受素有“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金柚之乡”美誉的千色客都。
据介绍,“客家风情游”时间为两天,重点推出以客家围屋为龙头,包括客家山水、客家饮食、客家风俗、客家服饰为主要内容的客家风情
-
龙岗客家游很酷很新鲜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上午,“情系龙岗·客家风情旅游周”在园山风景区开幕,200多名市民和游客代表应邀做了一天“新客家人”。
在旅游周开幕式上,据龙岗区旅游局介绍,在一周内将安排寻根之旅、园山访古探险
-
客家十番音乐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
作者:钟德彪 马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十番音乐,又称“十班”、“十般”“五对”,这一音乐形式经历代客家民间艺人创作,并不断加工提炼而流传下来,至今已为越 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其专用曲调如《八板头》《过江龙》《过街溜》《高山流水》《山下乐》《刮耳风》等,2007年“闽西客家十番”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
-
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研究
-
作者:王水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文学 客家诗歌 诗歌创作 民俗风情
-
描述:不管其使用了何种语言,只要其描绘了客家地区的风土民情,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都是客家诗歌;非客籍诗人创作的诗歌,只要其内容是关于客家地区山水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也属于客家诗歌。 清代汀州是客家人在福建的集中居住地,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学者涉及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研究领域。从清代汀州客家文人群体及其诗歌创作情况分析,清代汀州出现了一批较知名的文人作家,主要有长汀上官周、黎士弘,宁化李世熊、伊秉绶、黄慎,连城童能灵,上杭刘坊、邱嘉穗,武平林宝树,永定廖鸿章等人,他们创作的诗文水平较高,一些文学作品在当时的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创作出了独具特色,在客家地区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客家方言诗。 文学有地域性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众多学者的认同。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清代汀州的山水景物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汀州客家诗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这些山水景物诗所描写的对象都是汀州富有特色的山水名胜,体现出的风格特征也与当地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与客家方言的联系是客家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清代的汀州地区出现了纯客家方言诗歌,以林宝树的《年初一》为代表,这首诗歌无论从文化影响、语音特点,还是从叙述内容上分析,都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清代客家诗人严格依照佩文韵所创作的诗歌,有一些用现在通行的普通话读来不押韵,但用保留了大量中原古音的客家方言读来则是朗朗上口,句句押韵。大部分客家诗歌的创作者都是客家人,他们生活在客家地区,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把客家的方言俚语,地方风物化用入诗,形成独有的客家地方特色。 从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其中具有明显的两大极端,即雅与俗的两大方面,雅的方面体现在诗歌中蕴涵的忠孝、节烈思想和理学趣味,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主流思想。俗的方面体现在诗歌中描写的客家地区民俗风情方面的内容,单纯地叙述某个地区下层民众的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并不多见。正是这种极雅的思想与极俗的内容在诗歌中并存的局面成为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中的又一大特色。 从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创作成就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种多样化说明了清代汀州客家诗歌具有较高的创作水平,并且,这些创作成就的取得都是与清代汀州的自然人文环境相关的,是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创作成就。 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既包括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等种种因素。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地域性特征,正是汀州多山而温润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理学思想,耕读传家的教育观念,中原古音为主体的语言环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我市两个节目代表福建省参赛 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将
-
作者:钟德彪 何志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获悉,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广东省文联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将于9月19日―21日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由龙岩市文联、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的客家风情群舞《土楼谜》和客家山歌四重唱《风吹竹叶》两个节目被选为代表福建省的参赛节目 。
客家风情群舞《土楼
-
客家便当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3日,台北县三峡镇客家文化园区餐厅准备的“客家花布便当”,引起游客兴趣。客家先民用餐时以海碗装满饭菜,然后穿梭各家。客家便当以客家圆楼做餐具,配上鸡腿菜饭、客家牡丹花布,打成出远门的包袱模式,颇能吸引众人目光。中新社
-
益源坊客家菜馆8.8折优惠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从即日起到9月8日为止,来益源坊品尝客家农家美食,所有菜一律有8.8折优惠,招牌菜式有三杯焗鸡,客家酿豆腐,客家咸鸡,清蒸河鱼干,鱼滑酿豆角等。部分小炒还有外卖送。来该店吃饭,还免茶位送小吃。地址:东城区堑头花园大街横岗五号。(通讯员 廖宝华)
-
原创客家舞剧《大围屋》试演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冯悦 陈以怀)昨晚,深圳原创客家舞剧《大围屋》在龙岗区文化中心大剧院公开试演,该剧由龙岗区投资1000万元打造,作为文博会艺术节三大本土剧目之一,将在文博会期间正式上演。昨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剧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受到媒体关注。
-
客家历史节日民俗地理初探
-
作者:黎家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客家 梅州地区 春季节日民俗
-
描述:形成、发展、兴衰方面,与汉民族的节日民俗发展有共同之处,但俗语有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即使同属一个民族、一个民系,但客家民系的节日民俗亦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演变轨迹。这种独特性的存在就是由于各地的山川自然、历史文化背景、生活的时代、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所以本文拟运用历史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通过采用典型区域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明清时期以来梅州地区的春季节日民俗现象、特点、演变进行研究,以期可以了解历史时期以来梅州地区的内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环境的差异、各地的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及其演变,对于民俗文化地理的影响,并希望最终能为我国客家地区节日民俗文化、节日旅游等的发展理论提供具体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