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94)
期刊(266)
学位论文(60)
视频(17)
图书(13)
会议论文(3)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094)
期刊 (266)
学位论文 (60)
视频 (17)
图书 (13)
会议论文 (3)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17)
2014(430)
2013(199)
2012(217)
2011(199)
2010(163)
2008(69)
2006(29)
2003(6)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248)
其它(81)
南方日报(50)
广州日报(37)
客家研究辑刊(12)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1)
大理文化(1)
金色年代(1)
消费(1)
■乡味客家菜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菜肴保留中原菜肴风味,以油重味浓、高热量高蛋白菜肴为特点。乡味十足的客家菜,已不同于广州菜和潮州菜的清淡,浓郁酥香的野味和家禽更有其独特风味。 客家原是中原人,南迁后,其风俗习食仍保留着一定的中原风貌。菜品多用肉类,极少水产,主料突出,讲求香浓,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锅菜
长汀世界客家 首府博物馆奠基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10月17日下午,长汀县城南梅林举行世界客家首府博物馆奠基仪式,来自海内外的500余位嘉宾出席。 世界客家首府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屏山下、汀江河畔,规划占地面积150亩,分为
最惦记客家好滋味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梅州自悠行美食篇 去梅州前,为食的你一定要清空一下肠胃,最好禁食两顿,以便有空间容纳这里的五花八门的美食。如果你和我一样,还喜欢在正餐后再去品尝下当地的小吃,那就更要有增肥2斤的准备,因为梅州的小吃大多是米制品,实打实,跟主餐一样饱肚。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呼朋唤友,一家大小齐出动,腌面、狗肉粉、笋
客家山歌剧《桃花雨》进京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珊丛)记者昨日从梅州市文化部门获悉,在中宣部、文化部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活动中,由梅州市山歌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大型山歌剧《桃花雨》,代表广东省晋京献演,将于明、后两日在北京演出。流传千年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将再次在京城唱响。 《桃花雨》的故事
陈菊芬:与客家山歌结下不解之缘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得到众多歌迷喜欢,而且被海峡两岸许多电台、电视台热播。熟悉她的人们多亲切地称她为“菊”,而喜欢她的歌的
“曲水楼”传家逾十代  这座粤东地区最大的客家围屋还走
作者:黄礼琪 卢舜辉 温石雨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曲水楼”雄伟依旧 惠州市惠阳区文物普查队近日在淡水街道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一处独具特色的大型清代客家建筑———“曲水楼”。该建筑规模宏大,且保存较为完好,是目前发现的粤东地区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曲水楼”还是一座“红色”客家围屋,从这里曾走出多位革命者。 “曲水楼”又名“八阁楼”,为叶家先人
羊城周六赛客家山歌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陶达嫔通讯员/周小莉)为进一步传承客家文化,增强珠三角地区文化的交流,由越秀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的“越秀客家山歌节”暨“珠江三角洲地区客家山歌邀请赛(决赛)”,将于9月19日8:30在越秀公园小天使乐园举行。 据介绍,赛程包括拉歌、传统节目表演、即兴对歌擂台
惠州发现清代城堡式围楼 为粤东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惠州6月11日讯】近日,惠州市惠阳区文物普查队在淡水街道进行田野调查时,新发现一处始建于清朝的大型城堡式客家建筑——“曲水楼”(又名“八阁楼”)。据核查,该建筑始建于乾隆二十七年,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是目前发现的粤东地区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屋主人耐宪公为叶氏子孙,曾被钦授布政司理问。
日本发行量最大月刊聚焦龙南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叶伟贤报道:2月8日,日本《翼的王国》杂志首席记者原口纯、摄影记者岩崎专程到龙南县了解客家文化和民俗风情。《翼的王国》是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月刊杂志,以图片和文字介绍本国及世界各地的特色文化,1990年创刊。近年来,该杂志开设了“中国万事通”栏目,用6个页码介绍中国文化风情。 日本记者走访了关西
舞鱼灯麒麟看客家编帽 “非遗”展演首闹元宵 市民争啖200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看,我像不像客家人?参观市民对客家凉帽产生浓厚兴趣。本报记者赵炎雄霍健斌实习生樊迪摄 本报讯 (记者 冯悦 何奕)赏麒麟舞和鱼灯舞、看客家凉帽,吃免费汤圆,昨日下午,“欢乐闹元宵”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会在深圳市群众艺术馆举行,市民争相品尝主办方准备的2009粒汤圆,这是深圳首次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