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07)
报纸(300)
视频(102)
图书(79)
学位论文(35)
按栏目分组
期刊 (307)
报纸 (300)
视频 (102)
图书 (79)
学位论文 (35)
按年份分组
2015(102)
2014(401)
2013(52)
2011(61)
2010(51)
2009(27)
2008(30)
2007(13)
2003(4)
200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1)
客家研究辑刊(25)
岭南文史(13)
学术研究(6)
大众文艺(2)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1)
东方文化(1)
学理论·下(1)
商情(1)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1)
岭南客家山歌的开发与传承
作者:胡薇  期号:第15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  客家山歌  开发  传承  保护 
描述:家山歌的开发应用和传承保护,为岭南客家山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历史地理视野下岭南服饰文化研究
作者:许桂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服饰  历史地理  区域分异  岭南 
描述:文献研究、图表法、历史剖面法、野外考察等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梳理基础上,对岭南历史服饰文化展开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岭南服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所处的历史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岭南竹枝词研究
作者:罗俊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岭南  竹枝词  演变  歌谣  互动 
描述:互动影响的论述也较少。为此,对岭南竹枝词进行系统性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界定竹枝词的概念之后,详细分析了岭南竹枝词的成因、兴起及繁荣、发展及流变,对岭南竹枝词的题材和内容进行归纳分类,探讨岭南
黄遵宪诗歌中的客家风情及其他
作者:谭赤子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客家风情  《己亥杂诗》  诗歌  客家妇女  《人境庐诗草》  《山歌》  封建社会  民间艺术  写作原则 
描述:黄遵宪诗歌中的客家风情及其他谭赤子黄遵宪的一些诗歌,描绘他的家乡嘉应州(今梅州市)的风俗民情,追溯客家人的历史,叙写他们的习惯爱好。作者在诗中倾注了对家乡深厚的感情,有一些还表现了他的新思想新看法,这就从一个侧面丰富了作者诗歌的内容。客家人从中原一带...
秋风徐来 情陷岭南
作者:李芬 郭昭  期号:第6期 来源: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  客家文化  广东省  主流媒体  宣传力度  文化旅游  旅游局  湖北省 
描述:加大潮州文化、客家文化的宣传力度,推广岭南特色文化旅游。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评《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
作者:李海东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  民系  历史人文地理 
描述:岭南历史人文地理》一书阐述了岭南各民系的变迁、分布和发展的历史,及其不同的物质、精神文化层面的风格与异同,并提出建立民系人文地理新格局的对策和措施。该书选择典型区域,运用多学科方法,考证周详,见解精到,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梅州诗歌中的太平天国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市  诗歌  太平天国  嘉应州  清朝  封建制度  抢劫活动 
描述:,它们只重事件、述梗概,对历史细节和人民的历史感受,却记载不多。
采撷客家诗篇,品鉴乡土华章:高中语文诗歌选修教材之活动设计
作者:刘仕忠  期号:第5期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作品  客家先民  活动设计  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  诗篇  乡土  教学资源 
描述:一、设计思想(一)整合客家诗歌与教材世界客都梅州享有人文为岭南之冠的美誉,客家先民留下很多诗歌作品,这些优秀诗篇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散落在岭南的驿路客栈、田舍城郭、古迹名胜中。这些作品经过搜集、整理,便可以成为语文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本活动设计,旨在通过语文活动实现客家诗歌资源与语文教材的
岭南客家民间舞蹈与竹文化的融合发展
作者:朴红梅  期号:第6期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  客家  民间舞蹈  竹文化 
描述:客家民间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变革都是客家人迁徙历史的写照与再现。客家舞蹈在闽西诞生,在赣南孕育,最终在岭南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扎根发芽,不断推陈出新,在传统和创新的碰撞下蓬勃发展。
岭南名将杨思勖与客家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岭南  《旧唐书》 
描述:对于杨思勖的研究,学界处在阙如状态。杨的生卒,流行的说法是生于公元659年,卒于740年①。此说有误。其原因是因《旧唐书》:“(开元)二十八年卒,时年八十余。”②开元二十八年即740年,上溯81年,即659年,即得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