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71)
期刊(748)
学位论文(73)
图书(67)
视频(12)
会议论文(8)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271)
期刊 (748)
学位论文 (73)
图书 (67)
视频 (12)
会议论文 (8)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3)
2014(902)
2013(234)
2012(219)
2011(253)
2009(115)
2008(114)
2007(45)
2006(26)
2004(9)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8)
海峡导报(20)
客家研究辑刊(20)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8)
大众文艺(17)
音乐大观(4)
闽南风(2)
漳州职业大学学报(1)
天津歌声(1)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
让客家山歌代代传唱
作者:朱亚圣  期号:第1期 来源:闽南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客家  平和县 
描述:原生态的客家山歌濒临失传,平和县九峰镇几位热心人默默地做着收集、整理、研究的传承工作。他们的心愿是
客家山歌需要有人作专门的研究:读《客家山歌文化研究》
作者:万建中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客家  文化 
描述:阅读钟俊昆教授<客家山歌文化研究>书稿,收益颇多,欣喜异常.要说明此书的价值和意义,必须追溯现代歌谣学研究的历史.
浏阳客家山歌情歌的特征
作者:姜涛  期号:第5期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山歌  特征 
描述:浏阳客家山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质。本课题试图从歌词的语言性,歌唱的艺术性进行重点分析,为客家山歌的爱好者提供欣赏和阅读的视角,能够把客家山歌继续的传承下去。
亲近自然 虚静无为:谈客家山歌的自然情怀
作者:李晓红  期号:第2期 来源: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山歌    自然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是客家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它渗透着浓浓的、清新质朴的自然气息,体现了客家人亲近自然、歌唱自然和呵护自然的山歌创作,传达着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蕴。
广东客家山歌的当代传承
作者:揭英丽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山歌  文学研究  广东 
描述:本研究以梅州和广州客家山歌的当代发展为例,考察广东客家山歌在多元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展示出来的“不变”与“变”,从而揭示口头文学在当代的传承变迁。研究的重点是从创作、表演与传播入手来理解口头传统的根本属性、结构模式、传承动力以及文化生态。 本文从十五国风开始追溯客家山歌... >> 详细
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凌火金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山歌  特色 
描述:全球有 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客家人 ,人口近亿。在漫长的岁月中 ,客家人与当地土著民族共同开发繁荣经济 ,同时创造了优秀的文化。客家山歌是汉族民歌中比较优秀的歌种。其鲜明浓郁的地方风格 ;多变的艺术表现手法 ;风趣含蓄的语言艺术是主要的艺术特色。
《岭南逸史》的山歌考辩
作者:阳林碧  期号:第4期 来源: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客家源流  方言 
描述:资料.
论客家山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作者:王艳  期号:第4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山歌  艺术魅力 
描述:客家或称客家人是我国汉族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上千年的历史流变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客家民歌分为三类:号子、山歌、小调。其中客家山歌最鲜明、最具代表性,其内容广泛但多为情歌,感情浓烈、想象丰富;曲调异常优美、委婉动听;韵味深情悠长、意境清新。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客家山歌与西北“花儿”的比较研究
作者:赵亮  期号:第9期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音乐形态  文化变迁 
描述:本文对客家山歌与西北“花儿”从音乐形态和风格特征上进行比较,得出两者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并追根溯源,从两者的历史源流中找到理论依据,得出传统音乐跨地区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对我们今天研究山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河源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欧阳山  期号:第7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  客家文化  山歌  发展 
描述:河源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河源客家山歌,发挥着特有的艺术魅力。本文结合实际,第一部分分析了目前河源客家山歌发展的困境,第二部分对如何解脱困境,并促进河源客家山歌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能与同行交流,促进河源客家文化的进一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