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白屋”播下燎原火种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毛泽东 客家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 中国特色 革命道路 农村革命根据地 民居建筑 中国共产党
-
描述:这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这里,留下了毛泽东的著作——《井冈山的战斗》。这里,也是星火燎原燃神州的火种诞生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广西贵港客家聚落的祭拜空间
-
作者:颜莉莉 潘洌 李欢 廖荣昌 廖宇航
期号:第15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祠堂 建筑形制 祭拜文化 空间布局
-
描述:一定的参考作用.
-
叶剑英 开国元勋的客家围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叶剑英 开国元勋 围屋 客家 云南陆军讲武堂 广东省 梅县 苦闷彷徨 马来西亚 南洋
-
描述:英随父亲到南洋,并辗转到了马来西亚霹雳州首府怡堡。但是,谋生的日子并不顺利,时打时停。正当苦闷彷徨之时,叶剑英得知云南都督唐继尧派人到南洋,招收华侨学生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消息。
-
“图面”与“图底”关系的典型案例
-
作者:颜国洪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其无,有室之用。说的是揉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这里说的学校建筑和校园空间之间,就是这种“围合”与“被围合”的关系,正是由于建筑的分割和围合,才有了可戏耍的广场;反之,校园建筑也在各校园空间的围合之中,这也是一种互为“图面”与“图底”的关系。笔者以为,好的学校设计,应该是在其建筑与空间之间,形成一种有机的“图面”与“图底”关系,使建筑物(教学空间)和广场(课外空间)密切配合,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在社会文化、体质及美学情感等各方面也获得良好发展的作用。笔者在近期的工作实践中,对“图底”和“图面”的设计方法,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同时,在立面设计时,也对如何传承客家传统文化作了一些尝试,请诸位读者与同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