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客家汉番界外合股移垦研究:以台中东势为例
-
作者:张学年
期号:第3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中 东势 客家 合股 移垦
-
描述:清代以降政府限制台湾汉人进垦番界,在中部近山地区也不意外.在现今台中市石冈区东侧留有乾隆26年(1761)的“土牛界碑”,直到嘉庆20年(1815)官府解除禁令,大规模的汉人从此深入东势角及新社地区垦拓.这个界外的移垦有着合股、宗族合约式的开发形式,间接说明台湾客家地区的一种开发模式.
-
从荒岛贼穴到聚落街庄:以涠洲岛为例看明清时期华南海岛之开发
-
作者:陈贤波
期号:第0期
来源: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涠洲岛 海防 采珠业 客家 天主教
-
描述:台。清代以后,涠洲岛上偷渡私垦活动屡禁不止;同时多股洋盗在粤西和安南之间出没,冲击海防秩序,使官府的海岛经营策略长期处于封禁和开放的两难境地。至清末法国传教士协助大批广东客民移居岛上,迫使清政府放弃
-
猺人、蜑人、山贼与土人:《正德兴宁志》所见之明代韩江中上游
-
作者:陈春声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代 韩江 猺 蜑 盗贼 客家
-
描述:来"随山散处"的"猺人"和"舟居网捕"的"蜑人"转变为以农为生的"土人",成为朝廷的"编户齐民",而原来活跃于南岭山脉崇山峻岭间的"山贼"、"流贼"及其后代也更多地服从官府的管治,以合乎朝廷典章制度
-
明清华南海岛的经营与开发:以北部湾涠洲岛为例
-
作者:陈贤波
来源:明代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涠洲岛 海防 采珠业 客家 天主教
-
描述:盗」周旋角力的舞台。清代以後,涠洲岛上偷渡私垦活动屡禁不止;同时多股「洋盗」在粤西和安南之间出没,冲击海防秩序,使官府的海岛经营策略长期处於封禁和开放的两难境地。至清末,法国传教士协助大批广东客民
-
番租、田底与管事-康熙下淡水社文书所见的台湾乡村社会
-
作者:李文良
期号:第4期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熟番 田底 契约文书 清代台湾史 客家 管事
-
描述:有業主無法干涉、可以獨立買賣和繼承的田底權。業主的權勢則相對退化,成為僅擁有固定租額的收租權。儘管官府和法律批評這樣的趨勢和現象,但田底卻逐漸成為民間社會的慣習。我們也可以瞭解,即使佃農們一開始沒有從官府手中獲得墾照,業主也無法隨意撤換他們。他們可以長期控制土地、定居,並投入土地的改良和經營。
-
新竹义民庙庙联:彰显客家精神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等人忠臣孝子;
二件事耕田读书。
这是台湾新竹县新埔镇“义民庙”的庙联。楹联对仗工整,高度概括了客家精神,用短短的七字联彰显尽忠尽孝、耕读传家的客家优良传统和高尚情操。
说起新竹“义民庙”庙联,还有一段悲壮的历史。
清朝乾隆年间,台湾爆发了天地会农民起义,声势浩大,震响全岛。乾隆51年(1786
-
廊桥 古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乡土建筑,桥为南北走向,四孔等跨。 连城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集聚地,就因为它地处福建省的腹地偏西北,又山高水远,对于在历史上三次或因战乱难以生计,或因宫廷官府逼迫无以聊生而大肆向南迁徙的中原
-
客家人挑盐担的历史记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盐道当铺遗址
▲斑驳残破的蕉岭新铺盐仓
【钩沉】
□邓锐
盐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中国是一个盐业使用和生产历史悠久的国家,但盐的产地不多,一直以来,中国盐的来源主要靠海水。如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上记载,公元前514年,由吴王阖闾、春申、已濞连
-
走近世博 精彩世博之尽显中华美食
-
作者:宋雯
期号:第5期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如下: 河北:保定会馆 保定会馆初步甄选出了锅包肘子、李鸿章烩菜、鸡里蹦、直隶官府烧腌鱼、驴肉火烧等作为首批投入世博会的品种。除了上述莱品外,还拟推出椁椤叶饼、唐山棋子烧饼等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