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也论客家称谓正式出现的时间、地域和背景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时间  称谓  地域  五代宋初  学术界  罗香林 
描述:关于“客家”称谓正式出现的问题,包括出现的背景,出现的时间,出现的地域,是学术界的一个老问题,而近年来讨论得尤为热烈。前贤的论述,人们最熟悉的是罗香林先生的说法,他认为“客家”一名起于五代宋初,
故乡人爱吃“黄花梦粄”
作者:余水遥  期号:第14期 来源:家庭医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花    鼠曲草  称谓 
描述:民间称谓,各地名称不一,不知道的人。不知其为同一物。
论清代粤台两地客民称谓之异同
作者:刘丽川  期号:第2期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省  福建  客家  粤东南地区  清代  客民  客家话  称谓 
描述:清初“迂海复界”后,在“招徕开垦”的共同社会历史背景下,客家人或向粤东南沿海移民,或渡海赴台湾垦殖,成为客民第四次大迁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同是操客语的粤籍族群,他们在粤东南和台湾两地得到的称谓,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客家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
“客家”称谓出自明隆庆年间的惠州府:兼与刘丽川老师商榷
作者:曾祥委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  老师  称谓  《北京大学学报》  州府  自明  深圳大学  客家研究 
描述:一、前言2000年11月,在福建龙岩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上,深圳大学的刘丽川老师提交了题为《“客家”称谓年代考》的论文(以下简称“刘文”)。该文后在《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上发表,并收入她2002年6月出版的《深圳客家研究》一书中。
“文化失忆”的中江隐性客家探析
作者:张春兰  期号:第6期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亲属称谓  日常用语  隐性  隐性客家 
描述:深的隐性客家,中江县就有大量的这类客家人.
陕西商洛方言概述
作者:孟万春  期号:第2期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商洛方言  陕西  汉语  语音  称谓 
描述:其名称和客家人的叫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商洛的本地人还称下湖话为蛮子山蛮子鬼蛮子,下湖人则称本地话为瞎家伙话爪子话奤子话。在相关方言材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种称谓的说法作出了相应地解释。
“客家”称谓之始与永安社会:以屈大均《永安县次志》为中心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屈大均  安县  社会  永安  称谓  名称由来 
描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客家研究热潮的兴起,房学嘉、谢重光、陈支平等诸多学者对早年前辈学者罗香林等人对“客家”的解释提出了质疑,推动了客家研究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对于“客家”名称由来的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影响较大的看法有中原移民说、作客说、非汉族说、畲族混血说。
惠东长坑畲语疑问句的基本结构
作者:陈延河  期号:第Z1期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助词  疑问句  客家方言  基本结构  长坑  考察研究  谓词  语言学家  惠东  形容词 
描述:二、只有一千多人说畲语,
“客家”称谓年代考
作者:刘丽川  期号:第4期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称谓  客家第四次大迁徙 
描述:,“客家史”也难于动笔。笔者近年侧重研究清初“湖广填四川”和“迁海复界”所引发的客家移民运动。这一考察经常涉及“客家”称谓问题。本文即在对四川、广东、福建、台湾、南洋移民考察的基础上 ,提出“客家
客家方言拾趣
作者:文杉  期号:第4期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广州话  客家话  普通话  称谓  玩味  客家人 
描述:人们对人体五官的某些称谓,想来是颇值得玩味的。鼻在普通话里头叫鼻子,在广州话里头叫鼻哥,在客家话里头却叫——鼻公!如顾名而思义的话,则真有些匪夷所思:是否北京人爱鼻如子,广州人与鼻情同手足,跟鼻子称兄道弟,客家人则尊鼻如祖?与此类似的还有耳:普通话叫耳朵,取其形似,可谓不偏不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