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风味齿间留香惠州旅游景区餐饮已形成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来惠州旅游,不吃一次客家菜肯定是件遗憾的事。客家菜亦称东江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广东三大菜。
讲究原汁原味的客家菜肴,向来以独特淳朴的乡土风味令食客赞不绝口。除东江盐焗鸡、东坡肉、东江大酥丸、东江酿豆腐等一系列传统名菜外,近年新挖掘出来的本土珍馐如龙门胡
-
百年祠堂见证村民抗日三栋镇典型客家民居新楼村祠堂保存完好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楼村祠堂全貌。 本报记者罗孝宗 通讯员林慧聪 摄
近日,惠城区三栋镇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座距今已有179年历史的清代古建筑——— 新楼村祠堂,该镇准备将这座祠堂申请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 筑
古祠堂呈客家建筑风格,整体保存完好
新楼村祠堂位于三栋镇莲塘村,占地
-
丰湖书院重建宜突出人文内涵可建设客家博物馆,打造西湖客家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贺伟军
惠州学院老校区搬离原址后,腾空了校舍,市政府准备在原址重建丰湖书院,并广泛向市民征求意见。丰湖书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如何把丰湖书院合理开发,将其乃至西湖打造成全新的文化休闲娱乐景点,又不失其原有的历史人文内涵,是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长期以来,惠州一直是广东客家地区经济、文化
-
齐心协力护土楼 ――永定县加强客家土楼保护掠影
-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小朋友,看土楼,莫乱画,莫乱丢;土楼美,要保护,好环境,齐维护……”6月上旬,我们到永定县湖坑镇幼儿园看到,小朋友正在朗读《福建(永定)土楼乡土教材》里的“爱护土楼文物”儿歌。这是该县教育引导群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的剪影。
永定是 全国著名土楼之乡,分布在全县2万多座土楼被国内外专家
-
出席客家高峰论坛“有不畅之处” “走后门”才拿到入台证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许嘉璐21日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时受到大批记者和客家乡亲包围。 中新社
【侨报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21日下午抵达台北,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成为两岸交流以来大陆访台层级最高的退休领导人。
13年后重访宝岛如进家门
中新社报道,许嘉璐此次访问台湾是以
-
梅州5围龙屋村“申遗” 中国最有特色的民居建筑之一,现存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兴宁叶塘磐安围
丙村仁厚温公祠
记者昨日从梅州市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部门获悉,经过4个多月紧张普查筹备,梅州市客家围龙屋“申遗”候选项目初步确定,专家们根据客家围龙屋的集群性、人文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从梅州各县(市)区上报的71个围龙屋中挑选了5个围龙屋集中的村落和30个单体
-
惠阳鸡心 石水库“浮出”古村落 为被淹近50年 的秋长麻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古村落前的半月池。
▲“出水”古村落遗址一角。
古村落遗址后山竖着两块碑。
惠阳秋长一古村落被淹没在水中近50年再次浮出水面。近日,惠阳区文物普查队在秋长街道办事处周田村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沉埋于鸡心石水库中的古村落遗址露出水面。经有关部门初步鉴定,该水下古村落遗址约有300年历史
-
两百年围屋曲水楼惊艳亮相 ■是惠阳区文物普查新发现■该围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曲水楼一角。
曲水楼大门。
▲曲水楼外观。
◆曲水楼内部。
本报讯 日前,惠阳区文物普查队在开展文物普查田野调查作业时,在淡水洋纳村发现了一座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大型清代客家建筑曲水楼(又名“八阁楼”)。
建筑形态为回字型八阁碉楼客家围屋
据了解,惠阳区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
陶晓俊和客家服饰“大观园”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谢东琳 10月13日,撩开密密如织的雨帘,记者踏进赣南师院客家文物博物馆的大门,不禁惊呆了。虽然,在2004年第十九届世客会时就对陶晓俊馆长收藏大量客家文物已有耳闻,但没想到他的藏品竟然如此之丰、之精,七大系列品种如此齐全,令人目不暇接。行走其间,如同穿越时空走进了客家人文精粹的“大观园”。
-
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柯振海作品《草书团扇》
本报记者 梁 瑛
探究历史源流,感受时代大潮,访寻岁月印记,捕捉生活瞬间……2008年12月底,“客家风情美术、书法、摄影展”在深圳美术馆展出,130多幅作品运用多种艺术语言,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反映了客家文化的灿烂与厚重。
本次展览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各区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