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消逝的梅林(外一篇)
作者:戴春兰  期号:第7期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日回。继轨程朱扶正学,论兵漳救时才。谢公楼上青山色,怀古先须酒一杯。” 这是清代名书法家伊秉绶的《汀州诗》所描摹的美景:一脉汀江水悠悠南流,明澈清亮,岸边绿林如海,古梅苍翠,枝干盘虬卧龙,点缀红梅
探索与超越
作者:陈环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华书画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两者均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从绘画本体价值论切入,将关注的重点从作者转移到作品,这样,能更真实地解读出作者的精神内核及其艺术思维的触觉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画家的个性决定创作的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特征的画家,决然画不出有个性特征的作品。作品的风格就是创作的个性,这个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题材上的个性;二是艺术表达上的个性。在创作题材选择上虽然从来无专利可言,但还是关系着画家的生存母体与生活本源。“历史和风土规定着艺术。作为制约生活的历史风土,是决定艺术的重要因素”(《关于美》[日]今道友信)。所以,一个画家对创作题材的选择并非是绝对自由的。长谷大山的赣南腹地,是被称之为客家人大本营和客家文化摇篮的地方。丰富、生动、充实的客家生活,是作为一名客家人陈一文创作的永不干涸的源头活水
远去的边城
作者:李伟明  期号:第6期 来源:人生十六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边城  凤凰城  沈从文 
描述:704年),300多年的历史,本来不算太特别,但是,因为文学巨匠沈从文、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画家黄永玉等,这个边远的小城就让人瞩目了。 一路上,我在想,闻名遐迩的凤凰城,该是什么模样?清澈的沱江,不时有木船缓缓漂过;江岸,一座座黝黑的吊脚楼,深沉地表达着小城的沧桑岁月。当然,人家的吊脚楼,显得更有历史,有文化,有内涵。恬静的街市,地上铺的应该不是水泥,而是一块块个头不大的鹅卵石,就像赣南随处可见的客家村落。路上的行人,迈着悠然的步子,不会很忙碌,也不会很喧闹…… 在小城边缘的一家沿江旅店安顿下来,我们顾不上张家界爬山时给腿脚留下的严重后遗症,就投入凤凰城的怀抱。 在黑暗中,沿着沱江而上,约几百米之后,就进入了灯火辉煌的世界。
自驾客家迁徙路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2期 来源:游遍天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汀-瑞金-赣州-和平-河源-深圳 沿线景点:龙川越王井、正相塔、孔庙、越王庙、霍山;兴字古城墙、学宫、围龙屋;梅州雁南飞茶田、雁鸣湖、中国客家博物馆、《客家意象》大型歌舞、仁厚温公祠、院士广场、叶剑英纪念园、灵光寺;平远五指石风景区、程旼故居、程旼公园,大埔张弼士故居、坪山梯田、泰安楼;永定洪坑客家土楼文化村;长汀古城墙、客家母亲园;瑞金叶坪红色旅游区、红色中华沙洲坝红色旅游区,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河源苏家围客家乡村旅游区、亚洲第一高喷泉、恐龙博物馆、万绿湖、龙源温泉…… 第一天:客家初探(深圳-河源-龙川-兴宁-梅州;行程约360公里) 河源、龙川、兴宁、梅州都是客家重镇。
金钱本色 酒随竹子长钱随绝招来
作者:暂无 期号:第12期 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路子就要试试。2008年冬,小巫办起福豪养生酒坊,从东北的岳父那儿调运人参、鹿茸等药材,用山东白老泉高粱酒泡制养生酒。养生酒料真价实,很快打开了宁化、三明、长汀等地市场,福豪酒坊渐渐有了名气。“你的酒坊
客家“十番”音乐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永泰 客家地区的“十番”音乐,雅称“十音”,俗称“打十番”。 顾名思义,“十番”由十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分为“文十音”和“武十音”两种。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竹笛(主奏乐器)、箫、唢呐、号筒、吊规、椰胡、二胡、中胡、高胡、扬琴等;打击乐器有:板鼓、檀板、堂鼓、木鱼、七星点、大钹、中钹、小
“客家少年大学”发展势头喜人
作者:张芬明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6月5日下午,宁化县客家学校热闹非凡,全校师生与社会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观看“客家少年大学”成果展示会。 一块块精美的展板,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为大家送上了一场视觉盛宴。《花灯舞》风格独特,曼妙的舞姿与诙谐的丑角形成鲜明的对比;刺绣组展示了一个个精致的绣花作品;《舞龙灯》生龙活虎,穿龙、盘龙、绕龙
“连城是客家的方言宝库!”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连城方言兼有客、闽方言的特征,33万人口有34种方言,的确是客家方言宝库。”7月20日,在连城县,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语文硕士班,结束为期一周连城客家语言调研,陈秀琪副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从7月14日起,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语文硕士班9名硕士生,深入连城北团、塘前、四堡、朋口等8
行走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感悟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研究  民间文化  书斋  田野  代表作  行走  研究者  文化遗产保护  赣南 
描述:维方式、生存智慧、想象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形势十分严峻。可喜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屡获成功;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相继成立;学术成果陆续出版,推陈出新。在此形势下,赣南师范学院适时成立“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积极开展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普查、教学培训和学术研究。本专栏结集的三篇专题论文,正是这项“文化工程”的首批成果之一,旨在反映客家研究者对“非遗”保护所作出的实践性回应。本着鼓励新人之用心,以激发年轻一代保护与研究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热情,本期特别推出两位年轻学子的新作,她们虽说“小荷才露尖尖角”,却不乏别出机杼的勇气。中国艺术研究院肖文礼以一...
唢呐声声 客家奇葩
作者:李小华  期号:第3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唢呐  于都县  历史悠久  客家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幕式  中央电视台  艺人  不完全统计  艺术人生 
描述:呐艺人与文化部艺术家“重走长征路”慰问团在长征渡口同台演出;2002年,中央电视台大年初一的《新闻联播》播放了于都人民用唢呐喜庆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新闻;2004年,于都唢呐艺人表演的《唢呐迎亲》参加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开幕式文艺晚会演出,使在场的海内外客家儿女感动得热泪盈眶;2005年6月11日,60名唢呐艺人参加了江西南昌国际傩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和踩街活动;2005年10月,近百名于都唢呐艺人与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赣州同台演出;2006年10月13日,优秀农民唢呐艺人刘福长被邀请作客央视《艺术人生》;2008年6月13日,于都唢呐“公婆吹”赴南昌参加江西省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展演;2009年11月8日,60名于都唢呐艺人参加了首届南丰国际蜜橘节晚会表演和踩街活动;2009年11月20日《欢乐中国行》主持人张蕾来到于都梓山镇采访唢呐“公婆吹”老艺人肖卿华,并在中央电视台三套播出;2010年11月20日,80名于都唢呐艺人参加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开幕式及民俗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