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汀江半世纪的时代记忆:袁松树《汀江风情》序
-
作者:胡国钦
期号:第5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松树 客家民系 记忆 历史文化遗产 无产阶级革命家 革命根据地 闽西 毛泽东 摄影 上杭县
-
描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汀江两岸,闽西大地,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战斗过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革命先辈都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汀江,发源于大武夷山脉的杉岭山系,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流入广东。河山秀美,地灵人杰。
-
湖南炎陵客家民歌的产生、发展与创新
-
作者:尹学毅
期号:第3期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陵 客家民歌 客家山歌 《炎陵飞歌》
-
描述:湖南炎陵客家民歌包括客家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以及风俗歌曲,是炎陵客家人在山野间的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全面反映了历史上炎陵客家人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内容。炎陵客家民歌在客家人近现代的革命活动、曲艺、戏曲和民间器乐以及建国后新民歌的创作中,其表现内容、音乐旋律、音乐结构和表演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
略论一个客家宗族社会的建构:以广东J县S镇庄氏为个案研究
-
作者:郭新志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宗族社会 庄氏
-
描述:宗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独特体现,曾经在传统中国的制度实践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它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路程,在现代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其再度重生复兴。在一些地方宗族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其宗族文化和行为无不彰显出时代特色和进化属性。
-
潮汕地区客家拳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作者:陈国辉
期号:第3期
来源: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潮汕 客家拳 现状 对策
-
描述:客家拳是近代广东武术体系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广泛流传于粤东潮汕地区.通过调查发现,客家拳存在着潮汕脉络缺乏梳理等历史遗留问题,面临着竞技风格同化、理论研究滞后等诸多现实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武术观等理念下,提出客家拳的发展对策.
-
东汉六朝坞堡和明清客家围屋比较研究
-
作者:吕东亮
期号:第3期
来源:沧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坞堡 围屋 东汉 明清
-
描述:在广州出土的东汉坞堡与明清赣南客家围屋在外形上惊人的相似,由此许多学者都将坞堡看成明清客家围屋的祖源。东汉六朝坞堡和明清客家围屋这两种跨越千年的历史建筑,除了在形式上相似,还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相似。不过它们之间也存在不同,尤其是他们的社会以及家庭组织性质、整体功能和对社会的影响。
-
浅谈客家山歌的审美意蕴
-
作者:蓝天
期号:第11期
来源:音乐时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诗意 审美意蕴
-
描述:客家山歌个性独特,特点鲜明,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产物,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客家山歌旋律的诗意、修辞手法、语感和音韵、创新智慧以及历史文化这五个方面谈对客家山歌的审美意蕴的认识。
-
试析赣南客家山歌的主要特色
-
作者:魏霞
期号:第6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山歌 民歌
-
描述:客家山歌是南方汉族民歌的一种,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之一。赣南民歌不论是行腔还是用语都有明显的客家特点。赣南客家山歌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赣南客家山歌虽然是口头创作,但文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哲理性都很强。
-
多维视角下的赣南客家围屋美学内涵研析
-
作者:闫俊文 刘庭风
期号:第8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围屋 美学内涵
-
描述:赣南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丰富的人文遗产。从赣南客家围屋的起源、围屋的相关类型和分布研究,并从自然合谐、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功能统一、装饰艺术和人文传承等六个方面,进行多维视角下的美学内涵解析,最后就其“美学”保护与开发传承,提出可行性的策略建议。
-
客家女性的荧屏形象解读
-
作者:黄沛成 李水根
期号:第14期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女性 客家文化 影视作品 围屋 形象 题材 文化事项 社会地位 客家妇女
-
描述:客家女性历来以勤劳简朴、坚忍不拔而著称,她们的衣着打扮、婚俗生活、社会地位、品格特性等是客家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文化事项.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客家文化的再度升温,客家题材影视作品日益增多,不少客家题材影视作品以客家历史为依据,塑造了独特的客家女性荧屏形象.
-
客家地区畲族的族群意识流变及与客家的内在关系
-
作者:邱立汉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畲族 族群意识
-
描述:畲族至迟在隋唐之际就已经形成于闽粤赣边区,有鲜明的民族性格、文化特色和强烈的族群意识。随着客家先民大量入迁并与之杂处,受封建统治势力欺压和占统治地位的汉文化影响下,畲族被迫“汉化”,族群意识削弱直至丧失。新中国建立后,畲族族群意识复苏。这种历史流变反映出了客家与畲族的内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