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更”浅议
-
作者:石廷章
期号:第1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侗族 村寨 客家 历史条件 从江 贵州省 侗语 名称 历史上 社会地位
-
描述: 在侗族聚居和侗苗杂居的九洞、六洞、千七、千三(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广西三江等地),历史上有一部分被贬称为“腊更”(侗崽)和类似“腊更”的人,他们社会地位低下,依附于一部分自称为“腊卡”(客家崽)和类似“腊卡”的本地人。从他们居住的情况看,有的单独居住在一个村
-
客家形成于南宋论
-
作者:张天周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集韵》 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先民 《宋史·地理志》 客家方言 客家学研究 宁化石壁 历史与传统 绍兴和议
-
描述:客家形成于南宋论张天周客家人口众多,分布范围极广。由于它具有自己的方言、习俗、精神、自觉意识等社会文化传统,特别是随着客家人在海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因而海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客家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客家民系形成于何时,却...
-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方言
-
作者:黄笑山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客家民系的形成 赣方言 客方言 全浊声母 语音特点 客家话 送气音 《声音唱和图》 轻唇音
-
描述: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方言黄笑山(郑州大学中文系)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客家人被看成一个民系或一个族群。费孝通先生在谈论"民族"概念时曾说:"我认为在民族这个概念上是否可以设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就是'中华民族';第二是汉、藏、蒙、回...
-
客家文化形成、传播与地理环境关系刍议
-
作者:梁锦梅
期号:第2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地理环境 文化景观 闽粤赣边区
-
描述:本文分析了客家文化形成、发展与传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指出客家文化景观的特征适应于山区环境,具有存在和发展合理性。认为在现代社会下,客家人应该更加开放思想,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参与各区域文化交流,通过文化整合,保持传统文化精华,使客家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
-
客家民系在闽西的形成与发展
-
作者:郭启熹
期号:第1期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闽西 形成 发展
-
描述:闽西是中国客家民系形成和主要聚居地之一。文章从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上探讨客家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从社会调查的大量史实论证客畲的融合过程,阐述了由此而形成客家民系的安土而不重迁,以农为主多方发展,讲道德重节义,重血缘讲亲情,敢于斗争勇于开拓,重教兴学承继文化传统等六大特质。
-
西江文化形成发展和演变初探
-
作者:司徒尚纪
期号:第4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江文化 西江地区 发展和演变 苍梧郡治 西江流域 地域文化 岭南文化 中原文化 封开 岭南地区
-
描述:西江文化形成发展和演变初探司徒尚纪岭南文化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广府文化、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三个亚文化组成的。每个亚文化内部,仍有一定的地域差异。西江文化作为广府文化一部分,产生于特定地理和社会环境,有深刻历史渊源,相对独立和稳定...
-
关于旧时梅州客家童养媳问题的探讨
-
作者:侯国隆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童养媳 受虐待 客家地区 问题的探讨 女婴 梅县 男孩 客家妇女 客家风俗 养女
-
描述: 旧社会,在客家人居住的梅州地区,童养媳现象非常普遍。黄玉钊同志主编的《梅州客家风俗》有这样一段记载: 这是过去中、下层群众中较多采用的婚俗。客家的“童养媳”风俗,即有子嗣之家,抱养人家的幼女或女婴为养女,有些抱来时仍要喂奶,年幼时以兄妹相称,待双方
-
客家文化传统与精神对丘逢甲思想的影响
-
作者:黄永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丘逢甲 客家文化 客家精神 文天祥 爱国爱乡 抗日保台 兴学育才 辛亥革命 台湾 蕉岭县
-
描述: 丘逢甲祖籍在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文福乡员山村(今广东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出生于台湾,是客家人。客家人在近2000年的迁移、定居、开拓、创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影响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哺育和培养了一大批客家英杰。丘逢甲就是这些客家英杰之
-
太平天国运动“客家武装移民”辨
-
作者:王明前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客家 拜上帝信仰 “武装移民”
-
描述: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就是一场以推翻清王朝,建立新的王朝太平天国为目的的农民战争。它虽然以客家人为主体,但这次起义绝不仅仅以移民为目的。“客家武装移民”论片面强调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客家社会的渊源,忽略太平天国起义反清政治革命的宏伟志向,也忽略了拜上帝信仰在起义阶段的作用。
-
太平天国官制的基本原则与前后期变化
-
作者:王明前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官制 客家 贵族特权
-
描述:太平天国官制是太平天国以客家人为主要精英阶层的社会结构的反映,旨在强化广西客家“老兄弟”的世袭贵族特权。杨秀清有意识强调官爵的特权性质而弱化具体职任。后期官制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贵族阶层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天京朝廷与地方诸侯权力斗争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