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情倾客家写华章 ——访老作家胡希张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胡希张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写作。(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刘军 最近,老作家胡希张的第15部著作——长篇小说《天籁》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了。他虽然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岗位退下多年,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客家文学的痴情,令人敬佩。记者在梅城采访了这位原籍湖南的老作家。虽然头上稀疏的白发显示着他的年龄
高屋建瓴的精辟著论——读《论汉族客家民系》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林仁芳 参与客家工作多年,我得以经常阅读客家研究方面的各种文集。最近,新读林开钦会长的《论汉族客家民系》一书,深深地为之所吸引。 《论汉族客家民系》是一部在新的历史进程和背景下,全面系统论述客家的重要著作。作者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客家的基本问题和客家研究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论述。
脉脉客家魂 悠悠华夏情 ——宁化石壁第十四届世界客属祭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今天,我终于带领南源永芳集团的祭祖团亲自来到石壁,心情十分激动。我虽然年轻,但是父亲创建的事业,父亲开辟的道路,我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11月13日,在第十四届世界客属祭祖大典活动上,“石壁功勋”、原南源永芳集团董事长姚美良的长子,现南源永芳集团董事长,30岁的姚国华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过父
《土楼神韵》:客家风味两岸情 章文秀 严群星
作者:章文秀 严群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土楼神韵》中客家人特有的娶亲民俗。 王东明摄 浓郁的土楼风貌、原生态的八闽山歌、典型的客家生活场景。时光回到了遥远的唐宋——中原汉民族大规模辗转迁徙,来到闽西山区扎根……5月16日,福建龙岩市“年年好·节节高——百团万人游龙岩”旅游推介会暨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演出在浙江杭
两岸画家携手创作《家园》 以世界客都梅州有代表性的客家民居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台湾余秀雄先生和大陆曹知博先生共同创作的油画作品——《家园》。 本报讯(记者黄佳丰)由台湾油画家、新竹县美术协会常务监事余秀雄先生和大陆梅州油画家、嘉应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曹知博先生围绕“弘扬客家文化,共建幸福家园”主题携手创作的油画《家园》,昨日在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会见会上展
玩收藏玩成新客家 深厚城市文化底蕴吸引上海收藏爱好者阮启东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阮启东(右)在与朋友交流收藏心得。 东江时报记者江勇龙 摄 ■东江时报记者江勇龙 姓名:阮启东 年龄:41岁 籍贯:上海 身份:民间收藏家,深圳市文物艺术品收藏协会、惠州市文物收藏家协会会员等。 幸福语录:惠州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每天能与朋友们分享藏品带来的快乐,此乃人生一大幸
他想让客家拳回归祖地台湾人李光铭,想在龙岩开武馆,传授流民拳
作者:吴鹏波 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台湾人李光铭,客家流民拳第二代掌门人,虽然已经66岁了,但打起拳来依旧虎虎生威、风生水起。 到龙岩两年多的时间,人们记住的,不仅是他的流民拳,更有他治病救人、捐资助学的善举。 昨天,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李光铭说,他到龙岩,为的是广结善缘、以武会友,“有机会的话,我想
清新山野气息吃出来胡须鸡、山坑螺、客家山水豆腐也是南昆山的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金灿灿的胡须鸡很是诱人。 ◆客家酿豆腐。 山坑螺。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采集 上周一,本栏目刊登了《观音菜 不可错过的美味》一文,反响热烈。有读者打来电话,去南昆山旅游,吃到的美味不止观音菜,还有胡须鸡、山坑螺、山坑鱼、客家山水酿豆腐等美味。今天,小记就为读者介绍其他几
胡玫执导《客海往事》我国首部反映闽台客家血缘关系电视剧签约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胡玫不久前荣获“飞天奖”优秀导演奖。 9月15日下午,我国首部反映闽台客家血缘关系的电视连续剧 《客海往事》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剧由福建省龙岩市与北京福润辉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拍摄,并将由当前国内顶级电视剧导演胡玫担任该剧的导演和执行制片。 《客海往事》以一段发生在明末清
客家音乐要适应现代人欣赏口味市音协负责人应邀参加2008音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毕践新认为,客家山歌、客家音乐创作必须与时俱进,用一种全新方式演绎。 本报记者温舒 摄 2008音乐学术高峰论坛日前在广州举行,来自国内的音乐家、音乐理论家等齐聚一堂。市音协主席毕践新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并作了题为《客家流行歌曲及流行音乐》的演讲,他关于客家音乐流行化的观点也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