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赣南采茶舞蹈的价值分析
作者:刘斌 李俊玲  期号:第23期 来源:飞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赣南采茶舞蹈是由赣南客家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赣南采茶舞蹈在赣南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赣南客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是赣南客家人
赣南客家围屋建筑的特点和文化探析
作者:熊建新 黎文勤  期号:第36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围屋  建筑特点  客家文化 
描述:汉族支系是赣南文化的缩影,强调了承载者千百年历史的赣南客家文化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保护。
客家方言的源流及与方言的关系
作者:冯桂华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方言 
描述:客家方言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其影响仅次于普通话和粤方言。客家方言最远的源在中原汉语,较近的源与方言密切相关。不过,现代客家方言的特征有别于现代方言的特征,客家方言和方言都有资格作为现代汉语独立的大方言。
我们的母亲河:赣江
作者:杨淇  期号:第10期 来源: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母亲河  赣江  江西  合并  赣州市  武夷山脉南段  简称  客家先民  石城县  水电站 
描述:我们江西的母亲河是赣江,它发源于我的老家瑞金市和石城县交界的武夷山脉南段,源头叫日东河,在我家乡叫绵江河,会昌县开始叫贡江,经于都到赣州,在八境台下与来自大庾岭的章江会合后称为赣江。江西的简
赣南采茶舞蹈中“三绝”的艺术特征
作者:温雅丽  期号:第12期 来源:艺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赣南采茶戏  音乐舞蹈  民俗舞蹈  三绝  珠江文化  长江文化  民间文化  矮子步  黄河文化 
描述:赣南,江西省的南部,与闽西、粤北接壤,是客家文化发祥、发展与发达之福地。发祥于赣州、发展于龙岩并发达于梅县的客家文化,是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与珠江文化交汇融通的见证。赣南民俗舞蹈可以说正是这种客家文化在民间文化中的体现。
赣南客家礼俗与生殖崇拜现象及成因
作者:钟俊昆 孔繁河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礼俗  生殖崇拜 
描述:赣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客家人在形成民系的同时形成了共同的独特的民系心理素质———生殖崇拜。赣南客家礼俗的分析有助于探讨客家人生殖崇拜现象及成因,也利于理解赣南客家文化。
浅论赣南客家擂茶文化
作者:钟健  期号:第6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擂茶  文化 
描述:结合客家先民何时大规模进入赣南等地的史实,分析推断大致在黄巢起义至北宋末年间,擂茶传入赣南等地、并得到广泛传播,其传承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经济生活的约束,最后提出了弘扬赣南客家擂茶文化的举措。
赣西靖安客家山歌的社会民俗探析
作者:李莉  期号:第24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靖安客家山歌  民俗  社会民俗 
描述:民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赣西靖安客家山歌中反映出的社会民俗事象,不仅揭示了赣西靖安客家人民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反映了赣西靖安客家人民热爱生活的朴实情感.
赣州话两字组的连读变调研究
作者:曾恺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南官话  方言岛  赣州话  连续变调 
描述:赣州话是处于赣南地区客家方言包围中的西南官话岛。它的连字调并不是简单的单字调相加,异字组和叠音词变调规律不一,赣州话中保留的入声在进入双音词后声调也有独特的变化。变调不仅受限于语音条件,还涉及语法层面的因素。
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研究
作者:王贵民  期号:第75期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传统吉祥图案  现代艺术设计 
描述:本文主要在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五种赣南客家人常用的吉祥符图及其文化内涵,并总结了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研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