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47)
期刊(156)
学位论文(56)
视频(10)
图书(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47)
期刊 (156)
学位论文 (56)
视频 (10)
图书 (3)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5(10)
2014(221)
2013(64)
2012(77)
2011(67)
2010(47)
2009(29)
2008(32)
2007(12)
2004(4)
按来源分组
其它(67)
福建乡土(3)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
闽台文化交流(2)
广东艺术(2)
福建文博(1)
当代小说(1)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国财富(1)
开放导报(1)
身体活动的决定因素与健康政策之探讨
作者:赖光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活动  健康政策  决定因素 
描述:體活動,而原住民與其他籍貫則是相對於本省閩南籍不願投入身體活動。在工作狀態方面,有工作者相對於無工作者較不願投入時間在身體活動上。而從平均月所得來看,高所得者相對於低所得者較願從事運動。
再者
《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评介
作者:陈满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国外语言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语方言语法  普通话  比较研究  客家方言  北方方言  南方方言  反复问句  处置式  否定标记  兼语结构 
描述:作者是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余霭芹(Anne Y·Hashimoto)教授。全书321页,其中导言5页,正文262页,附录51页,其他3页。正文14章,每一章集中讨论一个汉语方言里的句法问题
粤台客家是一家——以粤东地区与台湾地区为重点考察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闽南人  粤东  台湾  聚居地 
描述:本文以粤台两地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作为考察对象,基于如下考虑:一是两地居民都以客家人为主,二是台湾地区的客家人的祖先又主要迁自粤东的客家地区。据作者实地考察,从文化渊源上看,粤台客家是一家;从移民史上看,粤东客家人迁台的时间,虽然比较闽南人迟,但他们在参与台湾岛的开发与建设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容小视
传统村落视野下小姓弱房的生态形态--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
作者:刘大可  期号:第2期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村落  小姓弱房  闽西  武北 
描述:弱房在村落社会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通过这一研究,作者认为,小姓弱房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这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其相对特殊的生存模式,而这些相对特殊的生存模式又形成了比较独特的社会心理和人文性格
让乡土音乐滋润学生的心田:上杭客家山歌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胡森  期号:第18期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音乐教育  上杭客家山歌  民间音乐文化资源 
描述: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提高人的总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要渠道。积极利用上杭客家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开展地方音乐教育,是上杭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茶园成了居民文化“阵地”
作者:李天义  期号:第24期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园  客家人  龙泉区  老年人  积极引导  社区文化建设  原住居民  社区工作者  入乡随俗  四川省 
描述: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区洛带古镇原住居民大都为客家人,他们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迁居过来,逐渐入乡随俗。客家人到四川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饮茶,一年四季,乐此不疲。久而久之,那些上了点年纪的人成天泡茶馆,在洛带古镇客家公园聚朋会友,社区工作者便将这项活动作为一种社区文化,积极引导。
传统村落视野下小姓弱房的生存形态: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调
作者:刘大可  期号:第2期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村落  小姓弱房  闽西  武北 
描述:弱房在村落社会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通过这一研究,作者认为,小姓弱房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这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其相对特殊的生存模式,而这些相对特殊的生存模式又形成了比较独特的社会心理和人文性格
客家学研究的扛鼎之作:读《论汉族客家民系》
作者:卢斯飞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学研究  汉族  福建人民出版社  学术研讨会  省委副书记  客家文化  福建省 
描述:在广西北海市去冬举行的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我有幸获赠一册福建人民出版社的新书《论汉族客家民系》。这本书的作者,是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和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的林开钦先生。林先生现为福建省客家联谊会会长,他以70余高龄、花了3年心血著成此书,着实令人敬佩。
论客家围龙屋建构的生态意义:以梅县丙村镇仁厚温公祠为例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  丙村镇  仁厚温公祠  客家围龙屋  生态体系  宗族简史  宗祠结构 
描述:本文主旨,在于通过广东省梅县丙村镇仁厚温公祠建构的实证,亦即通过围龙屋主人温氏宗族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分析此一围龙屋在特定背景下的功能及其在整个生态体系中的意义。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即生态体系、宗族简史、宗祠结构、祖先崇拜及讨论。文中作者尝试利用历史资料说明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人们
试论客家方音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负迁移
作者:王水蓉  期号:第7期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语音  负迁移  对策 
描述:客家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作者所从教的院校地处赣州——客家文化摇篮,学院绝大多数学生来自赣南、闽西、粤东三大客家人聚居地.由于客家方言的语音特点,客家学生在英语语音系统学习中往往存在各种偏误.本文从语言迁移理论着手,着重探讨了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系统习得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