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广亦求深 打好客家牌
-
作者:莫志强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求广亦求深 打好客家牌
-
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闭幕
-
作者:涂样生 丘利彬 罗伟章 刘海祥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闭幕
-
客家妹12年独撑一个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她把自己当做“铁人”。每天早上6点起床,做饭,帮不能动弹的丈夫按摩,照顾好儿子和年迈的公婆,不管刮风下雨,扛着锄头就出门;天黑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又开始为丈夫忙活。
近日,龙岩长汀县铁长乡党委、政府表彰“十大模范家庭”,陈六金一家荣获“孝老爱亲模范家庭”称号。
每天起早摸黑
陈六金
-
惠阳每年投千万保护客家围屋
-
作者:黄尉宏 胡世文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惠阳每年投千万保护客家围屋
-
嘱咐子孙跟党走(客家山歌)□郭耀南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放开喉咙把歌唱,高声歌唱共产党;
歌唱党的领导好,歌唱党的恩情长。
解放以前穷苦人,饥寒交迫受欺凌;
好得有了共产党,欢天喜地翻了身。
党心挂着全国人,条条政策都惠民;
政策铺成幸福路,社会主义好前程。
改革开放谱新章,城乡处处换新装;
座座新楼平地起,同唱高歌奔小康。
共产党的好主
-
穷山僻壤变乐园(客家山歌)□郭耀南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鸡公嶂下我家乡,改革以前穷得慌;
米缸难有过夜米(注),村中没个好屋场。
改革以来大变样,青山绿水绕村庄;
丰衣足食荷包胀,拆了烂屋建楼房。
一年四季美如春,欢声笑语满农村;
老老少少添福寿,家家户户福盈门。
有伞不怕下雨天,有船不怕海无边;
有了改革和开放,穷山僻壤变
-
白云区 为新客家免费上课引导理性表达诉求
-
作者:钟传芳云宣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羊城晚报讯 记者钟传芳、通讯员云宣报道:利用“市民学校”,为新来的外地人免费上课。羊城晚报记者近日获悉,白云区下半年将在部分街道进行试点,利用社区“市民学校”等场所,为每个新到社区的外来人员免费上一堂课。
白云区常住人口220多万人,是广州的人口第一大区;外来人员达140多万,是户籍登记人口的1.
-
客家妹冀盼23载的横琴澳门同城梦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0月的横琴岛艳阳高照,与其一水之隔的澳门似乎触手可及。23年前,还是少女的谢速莲从旁人的口中了解到澳门的美丽后,告别出生地广东梅州,与父兄一起来到了横琴,自此与横琴结下不解之缘。
谢速莲回忆,刚到横琴的时候,她和家人并没有一下子富裕起来,因为当时的横琴也很落后。
为了生计,谢速莲曾到
-
广州过“冬至”“扁圆”大融合新客家既入乡随俗吃元宵,也会动
-
作者:赫子仪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羊城晚报讯 记者赫子仪报道:22日是冬至,广州人向来有过冬至节的习俗,肉菜市场人山人海,饭店酒楼生意火爆。超市里的汤圆和饺子更是供不应求,但是面对这么重要的节日,很多年轻人表示都更中意过圣诞节。
当天下午,记者在福今路的兴安超市看到,冷冻区两个地方最为火热,一个就是速冻饺子柜,一个就是汤圆柜。
-
《中国评论》中关于客家的论述及其影响
-
作者:夏远鸣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还有极少内容涉及其他的一些属于东方的国家和地区,故总体而言,为一较为纯粹的治学周刊。"①该刊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