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51)
报纸(540)
图书(309)
学位论文(211)
会议论文(47)
视频(38)
按栏目分组
期刊 (851)
报纸 (540)
图书 (309)
学位论文 (211)
会议论文 (47)
视频 (38)
按年份分组
2014(1176)
2013(119)
2012(142)
2011(132)
2010(102)
2006(36)
2005(11)
2004(19)
2001(7)
198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01)
方言(16)
北京:商务印书馆(14)
韶关学院学报(7)
古汉语研究(4)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
北京:中华书局(2)
汉语学报(1)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
客家方言的分布和主要特点
作者:饶秉才  期号:第3期 来源: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江西省  汉语  客家话  普通话  修辞意义  四川省  词义  词素  动物名词 
描述: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话”、或“客话”,个别地方也称“(亻厓)话”、“麻介话”、“新民话”、“土广东话”。它是汉语七大方言中内部比较一致的一个方言。通行地域: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台湾境内和四川湖南部分地
闽西客话韵母的音韵特点及其演变
作者:邓晓华  期号:第1期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音韵特点  西客  宁化  武平  早期形式  连城  客家方言  永定  清流  上杭 
描述:家形成盖导源于斯。本文所引用资料均系作者自已调查,各个点都做了同音字表,收集词目都在三千条以上。总共11个方言点:长汀(城关),连城(城关、四堡、新泉、文亨)、永定(城关、湖雷)、上杭(城关),宁化(城关),清流(城关),武平(城关)。这些点的材料基本上可以反映整个闽西客话的音韵特点。
上栗方言中的客家方言成分研究
作者:刘胜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栗方言  客家方言  语音  词汇  语法  比较研究 
描述: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对上栗方言中的客家方言成分进行探讨。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上栗地区的地理人文概况、历史沿革、以及人口迁徙情况。通过对史志的求证,以及对上栗地区姓氏族谱的调查,证实了上栗
闽客方言与“脖子与下巴之间的部位”意义有关的本字
作者:严修鸿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方言  本字  部位  客家话  关系词  闽语  汉语  简称  同源 
描述:一、问题闽语与客家话是地理上相毗邻的两个方言,两者有一部分特有的关系词,可以找到早期汉语的源头,但不见于其他方言(参看严修鸿2001)。本文将讨论的“下巴以下脖子前面(以下简称‘脖子前’)”这个意义的说法,在闽客方言显然是同源的:[第一段]
提高客家方言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作者:麦才华  期号:第2期 来源:新课程(小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朗读能力  普通话  小学生  农村学生  朗读训练  课文  父母  强化训练  语音 
描述:语音上的差别,我们平时教学和日常谈话时,就应该留心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萃
作者:邓志远  来源: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萃
台湾五十年声韵汉语方音学术论著目录初稿 1945-1
作者:林炯阳 董忠司  来源:文史哲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台湾五十年声韵汉语方音学术论著目录初稿 1945-1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等级考试系列教材 汉语言文学知识 资格
作者: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来源: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全国导游人员资格等级考试系列教材 汉语言文学知识 资格
宁都采茶戏舞台音韵述略
作者:胡松柏 刘艳生 陈星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都采茶戏  舞台音韵  客家  方言 
描述:在向普通话靠拢的同时,保持其历经数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能够体现剧种特色的最基本的音韵特点.
兴宁俗语研究
作者:刘春婵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兴宁俗语  文化  语音  词汇  修辞格 
描述:汇、辞格等角度分析兴宁俗语的特点:韵母响亮,韵律和谐;词汇与日常农耕生活密切相关,存在大量詈语,来源于特征词,词缀丰富,重叠生动;辞格的巧妙应用增强了俗语的表达效果。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凸显出兴宁俗语“不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