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泰跨国婚姻文化适应现象:以南桃园客家庄泰籍妻子为例
-
作者:覃培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籍妻子 生活调适 跨国婚姻 婚姻坡度
-
描述:大類:華裔與非華裔。華裔報導人的家庭經濟優良,生活品質很好,屬於中產階級,在都市的華裔報導人多從事貿易或為企業家,鄉下華裔報導人擁有大量的土地,因此經濟地位比當地非華裔的農業家庭高。有些非華裔報導人的娘家父母親為公家機關的雇員,她們的教育程度比農業家庭高,她們經濟地位也比來自農業家庭的報導人高。來自農業家庭的報導者,為了提升自己與家庭的經濟地位,大多數在高中畢業以後就遷移到大都市工作。這些原生家庭背景與婚前的教育程度、工作經驗等,均形成泰籍女性選擇締結跨國婚姻的條件基礎。 二、不同於其他研究臺灣與東南亞的跨國婚姻具有商品化的現象,本研究的臺泰跨國婚姻的締結方式都是自由選擇的婚姻,雙方的婚姻建立在自由戀愛與有感情的基礎上,而非藉由仲介公司的介紹而結婚。這一點為本研究報導人的特色,特別是鮮少研究探討因自由戀愛而締結的臺灣與東南亞之跨國婚姻。在婚姻條件建立在全球化之人口流動的情況下,無論是女方遷移、男方遷移、或雙方都遷移的情況下,這些均是促成本研究報導人有機會認識結婚對象的主要因素,當他們互相認識之後,在交往的期間也會開始考量對方是否為自己的理想婚姻對象。本研究的泰籍妻子大部分考慮嫁給台灣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泰國一般對台灣具有正面的刻板印象,她們有些來自泰國一夫多妻的家庭,因此大多希望自己未來的家是一夫一妻的理想家庭。 三、若以全球化的角度來探討,婚姻市場內女性選擇比自己社會地位階級高的男性,稱為婚姻坡度理論中的上嫁,很多台灣男性無法娶到台灣女性,因此透過媒介公司締結娶得來自鄉下落後地區的東南亞女性為妻子,因此一般台灣人對東南亞女性跨國婚姻的看待是有經濟提升的觀念。但是本研究的發現未有任何報導人認為自己有經濟提升,因為夫妻之間的經濟背景或職業性質並沒有很大的差別,例如:在工廠工作的非華裔報導人,丈夫也同樣是工廠人員。反而有些泰籍華裔報導人的教育程度和娘家背景比丈夫優良。 四、有些台灣人對於泰籍妻子保持有負面的印象,來自於媒體建構的負面廣播資訊包含:商品化、娘家貧窮、教育程度低、弱勢群體等錯誤的刻板印象。另外,南桃園為工業區,泰籍勞工人數多,少數泰籍勞工假日到酒店喝酒,酒後鬧事的行為,造成台灣當地人持有不安全及不信任的觀感,進而認為所有泰國人都是髒亂且不文明的,泰籍妻子卻因此被誤解而無辜背負著負面的刻板印象,並影響她們在台灣的生活調適。 五、本研究泰籍妻子婚後在臺灣的生活調適狀況,華裔與非華裔的文化適應有很大的差別:華裔報導人由於娘家還保留一些華人文化,因此剛開始遷移到臺灣的生活調適狀況很好,可以在日常溝通使用流利的華語,也較容易找到薪資優良的工作,對夫家的宗教與祭拜方式,也不需要重新學習。但是華裔報導人對臺灣的族群歧視很敏感。因為她們認為自己的祖先和臺灣人同樣是華人,在泰國被認定為華裔,她們期望被接納為臺灣華人的一份子,因此,當她們被一般臺灣人排斥在外,並稱呼她們為「泰籍新娘」的時候,她們深深感受到在臺華人與東南亞華人的差別,也影響到她們對臺灣的認同與文化適應。非華裔報導人在語言適應方面是個很大的問題,雖然有些報導人先以勞工身分居留臺灣,但在工作期間是透過翻譯人員跟主管溝通,而婚後進入夫家,除了要懂中文之外,也要學會使用閩南或客家話溝通。在宗教信仰方面,由於非華裔報導人與華人的祭拜方式不同,她們也需要重新適應夫家的信仰及調適自己的祭拜方式。不過族群歧視方面比較不會影響非華裔泰籍妻子的生活調適,因為她們認為自己的祖先跟臺灣人不同,她們在臺灣交到的朋友也都是同鄉或其他東南亞配偶,因此非華裔報導人在族群歧視方面比較不在乎。 六、臺灣社會存在族群多元化現象,筆者研究的南桃園為客家區域,本研究的泰籍妻子嫁入客家家庭的比例也最高。嫁入客家家庭的報導人,在夫家受到傳統男尊女卑之性別角色的影響,她們除了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以配合夫家的需求,同時也要調整自己在夫家所扮演的女性角色(妻子、媳婦、與母親等)。在來自農業家庭的非華裔報導者的例子裡,有些可以接受客家婦女的角色期望與角色表現,因此客家文化可以幫助她們適應台灣社會。相較於生活品質較高的華裔報導者,部分例子無法適應客家婦女角色,而阻礙了她們對婚姻生活的調適。
-
两广边上有条迷人的“黄金线”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农家之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红色旅游等生态景区建设,形成了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莲塘客家围屋、客家生态博物馆已成为贺州市客家生态文化的亮点。今年1月,该区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评为“2009年度最具
-
公车餐厅 天下第一味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9期
来源:海外星云·时政综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到120%,换车的人也多,业绩好时月营收甚至可达50万元,但卡奴问题一爆,换车率急速下降,月营收马上掉到10来万元。” 他叹了一口气,“虽然还有收入,但库存车子持续折损,连9成新的车都得折价求售
-
客家女的盐商古道:期待唤醒
-
作者:汤凯锋 梁文悦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石砌盐商古道穿村而过(受访者朱迪光供图)。
2月18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玉水古村,古道边芳草萋萋。细雨纷飞,料峭春寒。
石板路上那一块块光滑的石板,经历了百年来艰辛担夫汗水的沁润和身负百斤重担一双双穿着草鞋的脚的磨砺后,依然保存完好地在那里,见证从它们身上压过的历史车轮。
这是一段拥有深厚历史
-
清明:龙岗客家人的传承与坚守
-
作者:张珊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一角。
鸡屎藤
艾草
鸡屎藤粄
鸡屎藤粄
艾粄
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老深圳人延续了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赏绿、制作时令茶果等传统。几百年前,生活在赣、闽、粤边境的客家人迁徙到今天的深圳东部与东北部。勤劳务实的性格加之艰苦的生存环境逐渐改变了龙岗客家人过清明节的方
-
摘杨梅钓鱼 品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 目前,博罗正全力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拟以罗浮山为中心,串联周边7镇,打造“七星伴月”型环罗浮山生态旅游带,形成博罗独特的旅游风貌。7月1日,“大罗浮旅游圈”精品旅游线路拟正式对外开放,途经该县航天育种示范基地、龙华山前荔枝公园、龙华旭日古村等景点。即日起,本报《博罗新闻》开设
-
梅州客家文创产业迎来很多机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问策
采访对象:谢 宇波,
 1972年生于梅县,此次
客家文博会“北京馆”策
划人。北京图文天地文
化集团董事长,中国书画
收藏家协会理事、副秘书
长,北京梅州商会常务副会长,梅州市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梅州客家梦工厂文创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其公司集团总部位于北京
-
客家菜与时俱进再出发
-
作者:梁旭华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开锅双丸
客家咸香鸡
河源油豆腐
土猪肉酿油豆腐
腊肉炒广宁笋
清水煮苦麦菜
虾仁焖水蛋
艾糍
鲩鱼酿豆腐
鲜五叶神炖土猪汤
姜葱炒牛肉,用的是车田水牛,不经腌制,熟度恰好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旭华图/Terry
曾几何时,客家菜在广州遍地开花,没想到风
-
赏花饮茶 品客家风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漳平公园内的振成塔
漳平古樟树林
“大陆阿里山”里的茶园樱花
被誉为 “花乡、画乡、茶乡”的漳平市是闽南金三角的“后花园”,山川秀美,物产丰富,盛产花卉、水仙茶、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享有“金山银水绿宝”之美誉。永定倾力开发土楼相关旅游产品,福建土楼博物馆即将在6月中旬开馆,展示客家
-
山村蜕变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11年9月6日,时任梅州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朱泽君(右二)到客家相思谷调研。
(朱双玲 摄)
百丈瀑布(吴远松 摄)
仓山红叶醉游人。(冯锡权 摄)
游客在景区体验磨豆腐民俗活动。
(上举镇提供)
酷热夏季,高温难耐。走进位于平远北部的上举客家相思谷风景区,少了几分喧闹,却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