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石壁与台湾客家
-
作者:陈国强 林加煌
期号:第3期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化石壁 台湾 总人口 台中 台南 新竹县 广东省 台北市 始祖 嘉义
-
描述:口,在这里,周围有高山,有溪流,有山有水,可进可退,在中原动乱时,这里一直较安定。因此,石壁便成为古代中原汉人南迁后的集居地,并从这里迁移到闽西、粤东,甚至到台湾和东南亚去。故石壁被誉称为“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客家的第二祖籍地”,“客家的第二故乡”,甚至直接称为
-
粤北山歌中的女性角色意识探微
-
作者:何惠浈 曾艳艳
期号:第5期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双性化 女性角色意识
-
描述:长期以来,以客家女性为代表的粤北女性的角色意识悄然地出现分化与嬗变——双性化趋势日渐增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这种人文征象绝非偶然,一定程度上可归咎为客家民系独特的社会地理、迁移历史、民族特性等原因。本文将以客家山歌为研究场域,探求粤北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双性化的内外因。
-
江西地区传统民居特点的考察与分析
-
作者:刘乐乐
期号:第7期
来源:美与时代(上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 民居 建筑形态 人文
-
描述:江西经济的相对落后,使得一些颇具价值的原生态古村落和大批优秀传统民居建筑在近二十年才慢慢被研究者发现和发掘。由于江西特殊的地理环境、时代变迁、气候特征、人口迁移以及它与周边六省的文化交流,所以其村镇民居大多融合了明清时期湘赣、徽派、客家等多种文化和形制。
-
粤东客家传统武术流失原因与对策
-
作者:焦峪平
期号:第4期
来源: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 客家武术 传统武术 流失原因
-
描述:客家是在历史迁移中形成的独特的汉族民系,粤东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武术作为客家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和发展中出现了流失迹象。探析粤东客家体育文化流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使客家武术文化得到保护,使其能更好的普及和发展。
-
广东省河源市村名的地理分类及文化意义
-
作者:王文芳 贾文毓
期号:第S1期
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市 村名 地理环境 文化意义
-
描述:理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组合、自然地理因素与其他因素组合、人文地理因素组合、人文地理因素与其他因素组合、同时含有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和其他因素的组合共六种组合方式;最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河源市村名折射出的文化意义,即生态文化意义和民族迁移与民族融合下形成的客家文明和民族团结.
-
岩太客家古村落的山地适应性研究
-
作者:卢媛 杨思声
期号:第10期
来源:福建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营建 山体环境 适应 多样性
-
描述:在村落营建时,闽西客家人群独特的文化和理想与其当地自然环境冲突碰撞后形成了特有的山体适应性村落营造智慧。本文在对岩太村村落空间营建方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客家迁移历史及所处自然山体环境,并详细例举村落空间及典型建筑与其山体环境的适应方式,揭示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营建规律和智慧。
-
中国教育事业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教育 发展动因 历史研究 教育出版社 社会结构 教育发展 新模式 中国教育史 空间结构 多角度
-
描述:因的历史研究/李国钧主编).-ISBN 7-5351-3355-X:18.00本书对中国教育史传统的制度——思想研究模式提出了质疑,尝试从区域研究的新角度重构教育史研究的新模式,并从中国文化与教育中心的迁移,区域教育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等多角度展开论证,辅以大量的数学统计图表。
-
“明月古道”现身蕉岭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道 明月 史料记载 广东省 中转站 中原人 客家
-
描述:据史料记载,古代蕉岭镇平(今广东省蕉岭县城)是客家古道上的重镇,作为客家先祖南迁和流通的中转站.“明月古道”一直是沟通闽粤赣三省的交通命脉之一,维系着一方的生计,它的作用,无异于今天的国道。据考证,这条古道始于距今1600多年的西晋末年,是中原人向南迁移到达蕉岭、潮汕等地的必经之路。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四川资中铁佛古镇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2期
来源:城市规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铁佛镇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西南36km处,面积44km^2。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铁佛镇因镇内铁佛寺得名,兴起于明清两化“湖广镇四川”的人口迁移运动,铁佛因此成为资中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城镇,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并沿袭至今。
-
外迁型移民迁置与新客家文化:淅川县迁荆移民研究之二
-
作者:陈建林
期号:第2期
来源:荆门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迁型移民 客家文化 淅川县 移民迁移 文化型态
-
描述:大规模移民迁居地的主客文化融合,关系到迁居地的长治久安。淅川县移民迁移到荆门已历20多年,与迁居地人民的文化在经历了最初的接角与碰撞之后,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实现了交流与融合,新的文化因素已促使移民迁居区形成了新客家文化型态,是特殊的文化进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