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山歌剧《桃花雨》进京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珊丛)记者昨日从梅州市文化部门获悉,在中宣部、文化部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活动中,由梅州市山歌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大型山歌剧《桃花雨》,代表广东省晋京献演,将于明、后两日在北京演出。流传千年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将再次在京城唱响。
《桃花雨》的故事
-
永定举办首届福建土楼客家划拳大奖赛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0月25日上午,以“弘扬客家酒文化”为主题的永定首届“金德杯”福建土楼客家划拳大奖赛在高 头乡侨福楼举行,共有来自永定县内24个乡镇的480名选手分60桌角逐。省、市、县各级媒体20多名记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采访。比赛通过同桌单循环淘汰形式,每局划15拳赢8拳者胜,每桌决出1名“桌王”,共60
-
惠州喜来登酒店举办客家风情文化节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日前,由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主办,惠州市旅游局、惠东县政府、金融界惠州置业有限公司、黄山影业协办的首届“客家风情文化节论坛”在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宴会厅拉开帷幕。开场的惠东巽寮渔歌《撒网》,由两位当地的渔民老奶奶现场演唱,原汁原味的歌谣唱出了当地客家渔民的生活情调。 出席论坛的嘉宾
-
惠州喜来登酒店举办客家风情文化节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日前,由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主办,惠州市旅游局、惠东县政府、金融界惠州置业有限公司、黄山影业协办的首届“客家风情文化节论坛”在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宴会厅拉开帷幕。开场的惠东巽寮渔歌《撒网》,由两位当地的渔民老奶奶现场演唱,原汁原味的歌谣唱出了当地客家渔民的生活情调。 出席论坛的嘉宾
-
长汀举行农民文化艺术节 弘扬客家文化 讴歌美好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通讯员 陈天长) 10月30日晚,长汀县汀南片第十七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暨河田宗祠文化节在河田火车站广场举行。
长汀县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从1993年开始,把全县划为三大片区,各片区每年举办一届以反映农村生活 为主题的农民文化艺术节。今年的农民文化艺术节分别在庵杰、河
-
龙岩出发西进梅州再抵厦门 两岸媒体重走客家迁台路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龙岩11月1日专讯】“一曲渡台歌 两岸客家脉——两岸媒体重走客家迁台路”联合报道启动仪式近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据悉,此次是海峡两岸广播媒体首次联手深入报道客家历史文化。
此次两岸媒体将沿着客家先人的迁台线路,从“客家祖地”闽西龙岩出发,西进“世界客都”梅州,横跨福建、广东两省七个极具代表性
-
客家小伙为澳洲华侨找哥哥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热心的厦门小伙子詹仙友,从三年前开始,帮助一位华侨寻找失去联系的“哥哥”,并当起了免费的翻译和传话人。小詹的热心,促成了华侨李先生的寻亲认祖梦圆,自己也感受到践行客家人互助精神的快乐。
18日,李先生在小詹的陪同下,游览了厦门风景。记者也在酒店采访了李先生和小詹。
网上看到寻亲帖
小詹祖籍
-
第四届客家文化节落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高山青松根连根,四海客家心相连。中华文化昭日月,民族精神传万年。”昨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深圳大学、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及相关区委、区政府主办的深圳第四届客家文化节在悠悠客家山歌声中于保利剧院圆满闭幕,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曹利祥、大运会执行局局长梁道行、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中伟等领导与14
-
第四届客家文化节昨晚闭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钟华生 通讯员 曾培新 刘对现)12月20日晚,第四届客家文化节闭幕式暨创新客家歌舞剧《月照围楼》演出在深圳保利剧院举行。该活动既是为期8天的客家文化节的总结演出,也是对深圳创新客家歌舞艺术的成功展示。据了解,《月照围楼》自12月18日开始连演三场,受到了四千余位观众的赞赏。
作
-
客家文化节开坛讲述深圳民俗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钟华生)12月18日下午,第四届客家文化节学术讲座之《民俗文化与都市生活》在罗湖外国语学校举行。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廖虹雷深入浅出地向现场观众介绍了深圳人的传统生活习俗,以及存在于都市生活中的深圳民俗文化。
讲座一开始,廖虹雷就问现场观众:“还有多少人记得起‘大鹏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