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永远的驿站
作者:曾纪鑫  期号:第1期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物  作者  事件  地域文化  驿站  郑成功  相结合  客家文化  闽南文化  中国传统 
描述:分两大类。其一为人文景观、遗迹,如《崇武古城》、《封闭与开放的土楼》、《走进四堡》等,作者凭藉这些历史遗存表达了加强国力、走向开放及弘
品读客家民居建筑中理性与感性色彩的浪漫
作者:熊青珍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建筑  客家文化  摩天大楼  传统建筑  意识形态  审美情趣 
描述:造型的表达具有广泛的可能性和灵活性。透析客家民居建筑的空间构成,可以看出:严格对称和谐关系的追求、[第一段]
青少年亲子沟通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彭旭 董洋  期号:第9期 来源:未来英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亲子沟通  应对方式  青少年 
描述:沟通中的参与倾向性、情感需要、轻松感、支配需要、理解、积极倾听、和开放的表达7个因子都与问题应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亲子沟通中的参与倾向性、轻松感、积极倾听、理解和开放的表达5个因子都与情绪应对存在
焚烧的艺术──客家人祭祀活动中的供奉纸扎
作者:林爱芳  期号:第5期 来源: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祭祀文化  供奉纸扎 
描述:客家民间供奉纸扎是客家人在民俗节日中迎神祭祖的重要艺术物化形式,其丰富的品类、概括的造型、浓烈的色彩深刻地体现了客家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在民俗信仰活动中,客家民众通过纸扎艺术,既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与虔诚,也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愿望与追求。
潮汕方言与客家话的关系词
作者:严修鸿  期号:第2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潮汕方言  闽南话  关系词  语言接触  语言学 
描述:潮汕方言与客家话在地理上存在接触,在词汇上也有所共享。这些共有的词汇包括好几个层次,本文重点讨论仅见于两个方言之间的关系词。这些词语是客家话与潮汕话之间近千年接触渗透的结果,反映了区域的特征。对这类关系词的研究,可以增进对潮汕方言与福建闽南话之间的差异的理解。
客家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与英语本土化
作者:邹联芳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客家地区  本土化 
描述:英语本土化一直是语言学家所关心的问题,英语变体的语音语调、词汇特色,更是一个研究热点.客家方言对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客家英语学习者的发音特点及客家文化特色词汇,是中国本土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梅州客家方言粤语词的文献研究
作者:温冰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客家方言  粤语词  语言接触  借用 
描述: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1964年、1995年两个版本的《汉语方言词汇》中的梅州客家方言粤语词为研究对象,从借用领域、借用方式、借词的语法结构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汉语方言词汇》梅州客家方言粤语词的特点.
海州客家方言粤语词的文献研究
作者:温冰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客家方言  粤语词  语言接触  借用 
描述: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1964年、1995年两个版本的《汉语方言词汇》中的梅州客家方言粤语词为研究对象,从借用领域、借用方式、借词的语法结构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汉语方言词汇》梅州客家方言粤语词的特点。
鲁迅作品中方言土语的运用
作者:余福铭  期号:第2期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土语  中方  《阿Q正传》  白话  北方方言  《社戏》  罗汉豆  红眼睛  吸收方 
描述:迅又十分重视白话的规范化。他写的作品,总是力求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能听懂读懂。在词汇方面,他认为,在文学作品中如不加选择地使用方言,就会导致语言的冷僻难懂。根据他的乡谊好友川岛先生的回忆:
罗翽云《客方言》的训诂研究及其意义
作者:谭赤子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翽云  《客方言》  研究  客音存古  双声  通假 
描述:究成果,多采取词汇训释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在解释词义时形成自己的特点。《客方言》的成就在客家方言研究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总结和开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