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三南客家妇女头饰——冬头帕
-
作者:张海华 周建新
期号:第10期
来源: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冬头帕 丝带 纹样
-
描述:本文从客家冬头帕的功能入手,分析了客家冬头帕形成、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并试图从冬头帕丝带纹样上解读客家人的生存意识与状态。
-
台湾族群矛盾与省籍划分
-
作者:陈名实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社会 台湾移民 族群矛盾 省籍划分
-
描述:把民众分为本省籍、外省籍、客家籍、原住民等,挑动族群矛盾,宣传台独意识,以达到个人的政治目的。
-
客家文化的生态学视域研究
-
作者:曾道荣
期号:第1期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生态学 客家学
-
描述:关系。目前对其生态维度的研究做得还远远不够,必须在客家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中树立生态意识.使自然与人文达到高度和谐。
-
挖掘客家土楼文化资源 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
作者:苏良华
期号:第Z1期
来源:华人时刊(校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方面需要具备的观念、精神、能力和意识相吻合,对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对家庭
-
围龙屋的“龙”义辨析
-
作者:吴卫光
期号:第1期
来源:美术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屋 龙的图像 龙崇拜 龙脉
-
描述:"龙脉"和"龙气"有着密切的关联。它是历史上从北方南迁而来的移民,将中原传统的"龙"崇拜意识与闽、粤一带的蛇崇拜意识融合的产物。围龙屋内部的重要建筑节点及祭祀仪式,与"龙"的崇拜和"龙"的"气脉"一起,共同构成了围龙屋整体建筑形态的意义。
-
客家社区的传统建构与文化抗争-以粤东钟姓护祠事件为例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拆迁 护祠 传统建构 文化抗争
-
描述:经历了一个构建和创造、再造的过程,并促使地方社会文化变化发展,传统文化在“无意识地传承”的同时又被“有意识地创造”。面对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和扩张,传统文化没有消失、中断,而是继续作用,甚至在许多层面强大和复兴。
-
聚焦 典范 可持续发展战略助推蕉岭绿色崛起
-
作者:魏锡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客家文化具有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和乡土意识,一段漂泊流离的经历及到达定居地以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锤炼出客家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秉承
-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从汉代铜镜铭文看当时社会
-
作者:张亮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铜镜 汉代 社会思想意识
-
描述:铜镜是我国古代青铜器中的重要艺术类别,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汉代已经达到顶峰,汉代铜镜装饰内容繁复,铭文成为镜背上主要的装饰手段之一。汉代铜镜铭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思想意识留下了很好的史料。本文拟从分析汉代铜镜铭文入手,结合文献资料,探析汉代社会的思想意识。
-
虚拟空间的客家族群认同建构:以客家联谊会QQ群为例
-
作者:刘洋
期号:第Z2期
来源:前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虚拟空间 客家族群 族群认同 建构
-
描述:虚拟网络空间为客家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成员之间通过地缘性、对客家文化消失的危机意识、和优秀的客家人成为一个族群的荣誉感以及对于客家饮食文化的共同的记忆,将散居在各地的客家人凝聚在一起,增强族群的凝聚力和认同意识。
-
客家文化背景下幸福梅州软实力建设三题议
-
作者:徐春根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背景 梅州 幸福 客家 软实力 交通基础设施 优秀传统文化 基础性作用
-
描述:平衡等,也包括软件建设如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法治意识与科学人文素养、发展教育、提升人们道德境界等等;同时,幸福梅州建设需要梅州人民的广泛参与,以及有关方面如海内外、市内外乡贤等的大力支持;幸福梅州建设不能无视客家文化背景,不能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作用。
上页
1
2
3
...
9
10
11
...
28
29
3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