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客家石桅杆
-
作者:周继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客家上杭县庐丰横岗村的肖屋祠堂门前,立着一根石桅杆,其顶部为一瓜状石雕,当地人称为“官翎子”。在桅杆三分之二高处,有一四方石斗,因杆部为上细下粗的圆柱体,所以石斗穿杆而不下,底部桅基是四方形,正面刻有“××××进士肖钦立”,“×”是看不清的字。远眺桅杆犹如一官人头戴花翎 ,身着官带,有些目中无人
-
客家山歌剧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州客家山歌剧是用客家方言演唱客家山歌的地方剧种,以梅县为中心,流行于梅州其他地区,以及惠州、汕头、韶关、江西、福建等毗邻地区。产生于建国初期,深受群众欢迎。
客家山歌剧用客家方言演唱,剧本
-
看客家文化去“世居”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万世居
龙田世居
大万世居
大万世居是深圳客家文化的“活标本”。整个景点占地2.5万余平米,曾居住着100多户人家,具有250多年的历史,围屋保存相当完好,早在1984年就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大万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
大万世居是
-
客家新闻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
新闻
“梅州人精神”昨定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宋健军)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梅州市五届人大十次会议上获悉,经过历时4年的讨论、提炼和研讨,由梅州市政府提请的将“梅州人精神”定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报告获得常委会通过。
从2004年3月开始,梅州市就组织开展了“
-
央视《客家足迹行》赣州开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刘青) 6月29日,中央电视台百集大型系列节目《客家足迹行》开机仪式在赣州五龙客家风情园举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副总监王广令在开机仪式上说,将赣州作为国内集中拍摄的起点,是因为客家摇篮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百集大型系列节目《客家足迹行》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在201
-
思旋天地.客家博物館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非「主」即「客」。「客家佔地主」?客家人老遠從中原南下遷徙到四川、福建、廣東等地,再從廣東、福建遠赴南洋乃至全球。有人形容「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世事多艱的客家先民,他們世代相傳培養刻苦耐勞
-
英德发现46座“四点金”客家围楼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范桂典)在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英德市普查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503处,其中包括46座特大的“四点金”客家四方围楼,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英德客家围楼的数量,将为研究地方客家建筑文化和民情风俗提供翔实的数据。
围屋是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形式,是客家人居住、祭祀、
-
10余经典客家山歌渔歌再现舞台《悠悠东江情》展示我市改革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
日前,市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圆满结束,评出戏剧、影视、广播剧、歌曲、图书等5大类共23件获奖作品,代表了近两年来我市文艺创作的最高水平。其中《悠悠东江情》等18件作品入选优秀作品奖,《我是客家人》等5件入选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的作品被评为市 “五个一工程”特别奖。本
-
挖掘闽西特色 打造文化品牌 我市召开首届海峡客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莫志强) 昨日下午,我市召开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点评会。市委副书记陈建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工委书记杜乔元主持会议。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参加会议。
陈建寿指出,首 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得到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