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老人每年做万余顶凉帽惠阳区文化馆欲将客家凉帽申报非遗项目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给凉帽刷上桐油并晒干。
▲朱冠玉给凉帽缝上边布。
▲用竹篾织帽笪。
▲客家凉帽成品。
▲惠阳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了解凉帽制作过程。
客家妇女戴上凉帽。 本报采集
若是外地人来到惠阳,一定会被客家凉帽所吸
-
客家风俗中的饮食忌好
-
作者:刘达标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客家人较为注重意头征兆,在日常饮食中尤为明显。虽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饮食方面讲究好兆头却是百里同俗,随举几则常见的例子便可窥一斑。
譬如豆腐有“头富”的谐音,而婚宴中
-
曾宪梓:客家之子,以客为根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名贤,在座位上抱拳,向客家乡亲们致谢,这位家乡在梅州的客家老人,虽已年届高龄,但仍然容光焕发,精神状态
-
客家人的宴席礼仪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邱金湟
中国最早的礼和最重要、最普遍的礼,可以说是食礼。古人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1000多年来,客家人在周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尊老敬老的饮食礼仪文化。这在客家人尊崇的宴席礼仪上,便可见一斑。
客家人每逢举办红白喜事的宴席,无论规格和规模大小,都必须按客人的身份和辈分按席入座,
-
走进闽西客家古民居——培田
-
作者:林鸿明 严群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培田古民居
本报记者 赵树宴摄
世上真有“世外桃源”吗?“世外桃源”又是什么样子的?
在闽西山区连城县的培田古村落,至今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宅院风情,古韵悠悠,如世外桃源般远离纷扰。
据介绍,培田古民居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龙
-
客家安席礼仪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明山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客家祖先将中原的礼仪与南方土著人的规矩优势互补,渐渐地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的风俗习惯。这从办理红白喜事的安席礼仪,便可窥一斑。
安席二字好写,但安席却并不
-
老年朋友游客家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包国军、通讯员张艳琴报道:近日,坪地街道坪地社区老年人协会与坪地社区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外出参观活动,龙祥社工带领社区24名老年人参观了龙岗街道的深圳市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即鹤湖新居。
参加活动的老年人中既有客家老人也有非客家老人。在博物馆里,老人们认真听讲解员介绍鹤湖新居历史,客
-
客家茶果情意浓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程睛函、通讯员高超报道:10月22日,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坑梓办事处老坑社区服务中心联合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30多名老年人前往聚龙山公园游玩。
在老人们游园的过程中,社工们还联系老坑社区的巾帼义工们为老人制作了客家特色的茶果、糖水。老人们在游园归来之后,欢聚一堂,共享美食,共同度过了
-
龙西社区:孝亲敬老联欢会齐吃地道客家菜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张星 通讯员肖奕波)1月10日下午,龙城街道龙西社区在龙西文化广场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迎新春联欢会。
当天,400多位老人同坐文化广场上举行百家宴,45张桌子坐得满满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唠家常、欣赏演出。精彩节目为老人献上了精彩的文化大餐,现场气氛热烈。
精彩的联欢
-
公交车上 谁家老者长逝
-
作者:祝勇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老人溘然长逝。 惠东县警方供图
南都讯 记者祝勇 他双手伏在前排座椅后背,旁人以为他是瞌睡了。昨日上午,一名带着大宗行李的50多岁老人,在惠东县一辆2路公交车上,当司机第二次提醒他是否要下车时,才发现老人已盍然逝世。其身份尚未被确认,有知情者可拨打110联系惠东警方。
以为瞌睡实际已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