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的自觉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
广东是中国客家第一大省,拥有近3000万客家人。而客家文化作为广东三大民系文化之一,研究者历来众多。在广东本地更不乏长期孜孜不倦致力于其中者。本期向读者介绍两部由广东本土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梳理客家文化的学术著作,希望了解客家文化的读者,或许可通过这两部著作,窥一斑而略知全貌。
-
文化时讯 永定客家文化博物院开始布展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刘永良) 永定县文物局19日宣布,作为“海峡客家文化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博物院已征集到第一批339件(套)文物。这些文物有碑刻、工具、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承载着客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厚重博大的文化。
“海峡客家文化城”位于永定县城郊乡东溪村,规划占地约684亩,投资估算约4.6亿
-
建构客家文化生态塑造文化名城风致
-
作者:张红梅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埔自然景观瑰丽,生态环境优美,古迹胜景繁多,客家文化浓郁丰厚,素有“客家香格里拉”之誉。当前,全县上下正全力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借助客家文化的强大助推力和支撑力,必将加快推进客家文化名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走向更高层次。
文化生态是从自然生态嫁接而来的,大埔客家文化生态延续了中原汉民
-
传承创新客家文化,着力建设文化强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思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而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体制改革放在经济社会改革全局中统筹谋划,有助于我们跳出文化看文化,增强大局观念和战
-
打好客家文化牌,提升三明文化软实力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焕芝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名片首打文化牌有着点睛之笔的作用。主打文化牌的城市名片不仅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将引领这个城市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全程注入
-
发挥客家文化优势 打造“文化中都”品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黄荣太
自古以来,中都人杰地灵,文风鼎盛。宋代以降,弹丸之地竟有翰林2人,进士7人,举人62人。著名爱国诗人刘坊、丘逢甲都曾在中都兴办学堂。文人学士各领风骚,涌现了大量名作,如丘嘉穗的《东山草堂诗集》、《东山草堂文集》书目列入《四库全书》。
“十一五”期间,中都镇在推动社会经济事业发展
-
客家村镇银行围龙卡发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一位女士在展示刚申领到的“围龙卡”。
本报讯我市第一家本土银行独立发行的银联卡、客家村镇银行首张银联标准银行卡——“围龙卡”,近日面向社会大众正式发行。这也是我市首次发行免手续费的银联卡。
“围龙卡”具有存取现金、转账结算、购物消费、代收代付、跨行取款等多种功能,除了可在全国各地和境外100多
-
展示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昨天下午,龙岗区龙岗中心城文化中心广场上,上演了充满浓郁客家民俗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全区首批14名非遗传承人上台接受了传承人证书。据悉,龙岗区目前有5个非遗项目进入到广东省级保护名录,有9个项目进入到市级保护名录,14个项目进入到区级保护名录。 本报记者 邱刚 摄
-
惠州文化上承中原下接客家文化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岭南学术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灿在发言。 本报记者黄 桃 摄
人物简介
刘灿,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岭南学术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岭南学术百家》、《岭南文库》副主编,《中国历代小品文选》主编。
今年74岁的刘灿是惠州市区金带街人,22岁后就一直在外地学习工作,虽不在家乡居住,仍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发展。
-
客家红色海洋文化成新区闪亮文化名片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蜿蜒悠长的海岸线、历史厚重的遗址古建筑、充满客家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悠久的海防军事历史构成了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特有的客家海洋文化。《总体规划》提出,充分整合环大亚湾新区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融合,将环大亚湾新区打造成为客家、海洋文化特色鲜明的展示平台。这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