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图书(793)
期刊(546)
报纸(448)
学位论文(273)
会议论文(19)
视频(17)
按栏目分组
图书 (793)
期刊 (546)
报纸 (448)
学位论文 (273)
会议论文 (19)
视频 (17)
按年份分组
2014(1107)
2012(107)
2011(108)
2008(62)
2006(37)
2005(24)
2004(20)
2001(15)
1999(10)
1980(2)
按来源分组
其它(879)
龙岩师专学报(11)
龙岩学院学报(8)
当代电大(2)
文教资料(2)
北京:中华书局(2)
安康师专学报(1)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年级)(1)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汉语学报(1)
大話八閩:《撫摸歲月》 客家女記錄「50後」點滴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李東波福州報道】首度寫作便「碼出」70萬字,來自閩西的客家妹子何英耗時3年多,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線索,講述了一個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農村姑娘的成長之路,其中的苦辣心酸,讓許多「50後」讀者在閱讀完這本名為《撫摸歲月》的長篇紀實作品後淚流滿面。 作為福建省內一名普通公
客家風情泥塑展明舉行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主辦單位負責人介紹展覽詳情 客家風情泥塑展明舉行 將辦中學生徵文賽加深認識民俗風情 【本報消息】由多個機構合辦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將於周五下午五時半假金碧文娛中心開幕,首次在澳展出內地藝術家劉沅聲共八十多組泥塑作品,期望透過展覽進一步弘揚客家傳統精神文化,讓本澳中學生認識客家人
客家文学要回归乡土、深入乡土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黄尧(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台湾的很多客籍作家,他们都有一种固守乡土的理念,这种理念通常都会反映在自身的作品当中。文学最丰厚的资源是在乡土,同样,客家文学最丰富的资源也是在乡土。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披荆斩棘的客家迁徙,必须要有文学这面镜子,才能让这些文化历史保留得更好些。客家人对文化种子
客家生態文化系列叢書出版鍾新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生態文化系列叢書出版 【本報訊】系統介紹客家源流、生動展示客家民系悠久歷、佐證海峽兩岸客家鄕親血濃於水淵源的《論漢族客家民系》及客家生態文化系列叢書,日前在福州首發。 客家是漢族的一
弘扬客家文化加强闽台联系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12月2日至3日,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承办、清流县人民政府协办的2010年度福建省社科联学术年会“弘扬客家文化,加强闽台联系”分论坛,在清流县举办。 在论坛开幕式上,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副会长兼研究部部长吴汉光教授,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谢孝荣致辞。市政协原主席、
湖口老街古意盎然內灣濃濃客家風情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短短三百公尺的湖口老街,蘊藏九十年的歲月風華,紅磚、拱廊、立面雕花、牆飾,處處見證著這個從民國三年起就繁榮不絕的街市。 ——愛漫遊之「新竹老街」 遊台灣發現特別多老街被發展成觀光旅遊景點,有些老街是特產區,像之前寫的鶯歌老街;有些是讓你欣賞古建築和感受純本土風味美食;正是這回講新竹的3條著
客家研究的新洞见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郭志超 中国东南发达的宗族组织,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宗祠,宗族组织的集中体现,像一个个坐标点,当有序连接起来,一个个宗族的运动轨迹就清晰地显示出来。宗祠的背后是其沧桑的历史。萧春雷的新著《世族春秋――宁化姓氏宗祠》不仅留意宗族的源流,更关注宗族的文化,从而使宗祠的
以客家文化提升软实力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12月7日,全市2012年度公安理论研讨暨警察协会工作年会召开。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明锋提出,要以客家文化为铺垫,努力提升公安软实力;围绕“三个注重”的思路,开展公安理论调研;发挥“警察之家”作用,为民警解除后顾之忧。 我市2012年公安理论研究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公安工作好经验、好做法,不
赴台客家族谱展序文
作者:黄征辉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其义一也。” 族谱,又谓家谱、家乘、祖谱等,乃以志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之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之特异图书。吾国族谱之起源,可远溯先秦。魏晋以降,谱牒之学大
坪山客家文化情牵海峡两岸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眭建来、通讯员张秋爱报道:“作为深圳现存的客家文化遗产中最具标本意义的载体之一,大万世居无疑是深圳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日前,台湾客家电视频道两位记者慕名来到坪山大万世居,对大万世居的客家文化进行实地采访。 在近2个半小时的采访中,大万民间收藏馆馆长梁小玲等相关人员就大万世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