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一
-
作者:伍洪祥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主持组织编写的八闽文化研究丛书开始陆续问世,这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自1991年成立以来,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宗
-
九龙溪与客家经济的联动
-
作者:裴耀松
来源: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代开始便有大量中原汉人由赣南一带迁移入境定居,以长期相对稳定的石壁区域为中心,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方
-
核心家庭血缘传承下的客家围屋(一):以兴宁大坪坪中周氏树生
-
作者:张一兵 周雄伟
来源: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缘起在客家围屋的各种传承因素中,血缘关系一直是最为重要的主线,而其中的核心就是父子相承的核心家庭。2004年5月,我们到广东兴宁大坪坪中进行客家围屋相关课题的调研,看到了一个核心家庭血缘传承下的客家围屋兴建、继承使用、扩建和增建的范例。
-
黎畲萧屋:一个可能源自畲族的客家宗族
-
作者:刘大可
来源: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关于客家与畲族的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增能先生就曾发表文章,指出客家与畲族的关系非常密切。进入90年代后,谢重光、吴永章、蒋炳钊等先生从语言、服饰、饮食、地名、生产技能、生活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客家文化中包含畲族文化的成分,指出客家及其文化的形成是汉畲两族长期互动的结果。
-
蒋经国“赣南新政”与赣南客家宗族社会关系简论
-
作者:刘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导言"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的赣南,"地大山深,疆隅(域)绣错"(清同治《赣州府志》)。东以武夷山脉为障,南凭巍峨的大庾岭和九连山,北临低矮的雩山,形成一个周高中低,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故在中国历史上,不易为外界风气所影
-
一部以区域文化视觉拓展客家学研究的力作——谢重光《闽台客家
-
作者:兰俏梅 蓝七妹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谢重光教授的新著《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作为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之一,于2003年9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闽台文化自成系统的大背景下,着眼于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的特殊密切关系,把它作为闽台经济文化关系的一个个案,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阐发了对这一区域内文化同
-
地域认同与族群分类——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
-
作者:陈春声
来源: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为注意的一个汉族里的支派。
-
客家有争议的一些问题探讨
-
作者:邓习权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客家有争议的几个问题众说纷纭,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下列四个问题:1、客家源流追溯;2、客家民系的特点;3、中原南迁的少数民族应属于客家人,而不是土著人;4、客家妇女缠足与不缠足的争论。本人不才,在研究了数位高水平的学者、教授后,愿与他们共同商榷,闸明自己的不同观点。
-
重构卫前围:一条新安地区广府围村的形态演变
-
作者:黎东耀
来源: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衙前围 新安地区 广府围村 客家围村 中轴
-
描述:村类型—广府围村的形态特征。从而提供一种以建筑形态分析为基础的民居研究方法,并重构这种围村类型在南粤地区所呈现的一段前现代文化史。
-
重構衙前圍:一條新安地區廣府圍村的形態演變
-
作者:黎東耀
来源: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广府围村 客家围村 都市形态学 建筑形态 民居建筑
-
描述:村类型—广府围村的形态特徵。从而提供一种以建筑形态分析爲基础的民居研究方法,并重构这种围村类型在南粤地区所呈现的一段前现代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