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355)
报纸(6257)
图书(1512)
学位论文(1239)
视频(389)
会议论文(350)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355)
报纸 (6257)
图书 (1512)
学位论文 (1239)
视频 (389)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401)
2014(12368)
2013(1274)
2012(1315)
2010(1115)
2009(695)
2008(566)
2005(83)
2004(126)
2002(4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51)
嘉应学院学报(229)
龙岩学院学报(90)
方言(6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7)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2)
文教资料(11)
中国地方志(8)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4)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宋元汀州矿冶业研究
作者:靳阳春  来源: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宋代  汀州  矿冶业  客家 
描述:北宋汀州矿冶业成为支柱产业。但从仁宗朝开始就已经出现兴废不常的现象,南宋时汀州矿冶业处于没落阶段,失去支柱产业地位。
海西客家与闽南妇女服饰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作者:刘运娟 甘应进 陈东生  来源: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人、闽南人皆源于中原汉族。由于迁徙时代和定居的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民系。客家(Hakka)民系是南迁汉民于南宋末年至明末清初,在赣闽粤边区与畲、瑶等土著融合而形成,具有独特方言、文化、风俗和特性的一个汉民族民系。[2]客家人对内与当
九龙溪与客家经济的联动
作者:裴耀松  来源: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代开始便有大量中原汉人由赣南一迁移入境定居,以长期相对稳定的石壁区域为中心,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方
闽粤围龙屋建筑剖析
作者:李秋香  来源:暂无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围龙屋  文化  建筑  风水 
描述:演进,以及有关围龙屋的各种风水因素的影响。
談[i]、[u]兩個高元音在客方言的運作
作者:何純惠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談[i]、[u]兩個高元音在客方言的運作
從彌勒(Mithras)試論客方言來母字的異讀
作者:羅玉芝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來母  閩西  存古  複輔音  彌勒 
描述:從彌勒(Mithras)試論客方言來母字的異讀
族群的认同与互动——广东省揭东县一个“半山客”村落的个案调查
作者:吴榕青 吴洁卿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粤东地区分布着福佬与客家两大族群,即使以潮州地区为限,情形也一样。旧时潮州府下辖9个县(今大埔、丰顺两县已归属梅州市),除大埔为纯客家区,澄海纯潮语区外,其他7个县都同时存在潮、客两种方言。这就是旧时潮州俗语大埔无福,澄海无客反映的历史背景。时至今天,潮语区与客
臺灣客語方言完成體與持續體之關係探索:語料庫爲本的觀點
作者:李詩敏 賴惠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臺灣客語語料庫  完成體  持續體  構式語法 
描述:臺灣客語方言完成體與持續體之關係探索:語料庫爲本的觀點
客家惭愧祖师神像造型粤东闽西至台湾的转变
作者:王志文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但是在台湾地区,信徒却都分布在河洛语优势分布的地区,主要在南投县草屯、中寮、竹山、鹿谷、埔里一,这些说河洛话的信徒。围绕在原客家人信仰的惭愧祖师周遭,特殊的信仰现象,代表着不同于其他原乡祖籍神的信仰
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特征词
作者:侯小英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东江中上游本地话存在一批内部大体一致而周边方言少见的方言词语,这些特征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片方言的个性特征,并有助于把握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为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客方言的特征及内外关系提供新的材料和视角。本文将对其中部分特征词语进行描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