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客家传统民居结构受损研究
-
作者:李婷婷 杨德跃 练浩 郑茂华
来源: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传统民居 结构 受损 保护
-
描述:原因和能够经受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自然磨损的成功经验,从而达到发扬与保护客家传统建造文化的目的。
-
传统客家村落的通婚网络初探——闽西武北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
-
作者:刘大可
来源: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村落 通婚网络 通婚圈 武北
-
描述:的基础上,利用田野调查的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以闽西武北村落为考察对象,就传统客家村落通婚网络的基本情况、影响通婚的诸因素,作一比较深入系统的探索,并力图与前人的研究形成对话。
-
客家古村落社区营造保护策略可行性研究
-
作者:黄璐
来源: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区营造 客家古村落 保护策略 宗族
-
描述:传等现实困境,梅州客家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刻不容缓。在本文中,笔者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及保护实践,针对客家
-
粤闽赣客家地区区域演化特征及区域发展思路
-
作者:钟声宏 周永章
来源: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工作座谈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地区 区域演化 区域经济 区域发展
-
描述:本文分析了粤闽赣客家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演化规律,剖析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现状、特征和成因,提出了粤闽赣客家地区区域发展的思路与若干对策。
-
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运作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以广西陆川县沙坡
-
作者:吴柳芬
来源: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1年年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农村计划生育 制度 客家文化 实践逻辑
-
描述:制度、规则从颁布到真正对农村社会发生作用,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而农村 基层政权为应对这一冲突则形成了特定的实践逻辑,正是这些因素影响了制度、规则的运行效果。
-
搭建客家文化展演的网络平台:“客家·土楼”数字博物馆建设概述
-
作者:邓晓华 赵晋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网络平台 数字博物馆
-
描述:化与数字博物馆这一新兴形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数字博物馆的相关概念,以及作为国家科普资源的共享平台的中国数字科技馆和数字博物馆。
-
推动客家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助力长寿之乡振兴赶超
-
作者:邓立新
来源: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联席会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大浦县 客家文化 长寿之乡
-
描述:品,加强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大埔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大埔在青山绿水中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大埔山区特色的科学发展新路。
-
客家文化的变异
-
作者:李兴发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相应的需求,那么当地生态仍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可以在当地维持一段时间内的延续发展;可是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营养三角形比例与
-
黎畲萧屋:一个可能源自畲族的客家宗族
-
作者:刘大可
来源: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关于客家与畲族的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增能先生就曾发表文章,指出客家与畲族的关系非常密切。进入90年代后,谢重光、吴永章、蒋炳钊等先生从语言、服饰、饮食、地名、生产技能、生活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客家文化中包含畲族文化的成分,指出客家及其文化的形成是汉畲两族长期互动的结果。
-
从石扇堡到东万律:罗芳伯金山梦寻踪
-
作者:张维安
来源:第三届东亚人文学论坛(暨两岸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讨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罗芳伯 兰芳公司 加里曼丹 海外客家
-
描述:是世界上最早,比华盛顿所建的美利坚合众国还早的共和困体制。本文的讨论主要分成三部分,首先说明18世纪当时的移民背景;其次阐述西加里曼丹兰芳公司历史遗迹考察的田野心得;第三部分则是石扇镇的田野考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