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653)
期刊(3617)
学位论文(1060)
图书(780)
视频(212)
会议论文(211)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653)
期刊 (3617)
学位论文 (1060)
图书 (780)
视频 (212)
会议论文 (211)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216)
2014(4941)
2013(966)
2012(1030)
2011(1003)
2010(820)
2009(452)
2008(436)
2007(236)
2006(13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38)
闽西日报(641)
音乐时空(8)
广播与电视(6)
艺术探索(3)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设计学报(1)
桂海论丛(1)
明代赣南族群关系与社会秩序的演变:以移民和流冠为中心
作者:饶伟新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代  赣南  移民  流冠  客家历史 
描述:环境、社会文化概况及周边地区社会环境,指出明初赣南实为地僻人稀的边陲社会。    第三节论述明代赣南三大外来移民群体的表现形式、移民过程及分布趋势,探讨闽粤移民与流寇的演变过程* 出明代闽粤流民、流寇实为特殊的移民形态。    第四节论述闽粤移民复杂的族群背景和恶劣的社会生存环境,揭示移民与土著之间剧烈的族群冲突及其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和破坏。    第五节论述官方安置流民、剿抚流寇及重建社会秩序的过程,探讨闽粤流民、流寇融入赣南社会的途径。    第六节对全文主要论点略作归纳,并指出本文的理论意义及今后有待探讨的课题。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作者:張容嘉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歷史意識  閑聊  常民  日常生活 
描述:生活的樣貌。研究發現所謂常民的歷史意識並沒有一個具體的相貌,歷史意識作為流動、變遷的意識,本來就沒有本質性的存在,同樣的,客家族群文化亦不是一種本質性的概念。每個行動者在時代的脈絡裡,有他的思考與顧慮,也有他的期待,在生活裡會因應社會的變遷、現實需求,隨之調整自己的思考模式與脈絡,展現在族群邊界的改變、或甚至是族群記憶的變遷。客家常民其實是在每天生活實踐中的瑣碎與平凡裡經驗著客家,建構生活世界的過程裡,同時建構著既融和也創新的客家歷史意識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作者:吳詩怡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博物館  客家文物館  客家記憶  記憶框架  記憶點 
描述:館的狀況,先普查各地的客家文物館,然後從中挑出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與高雄縣美濃客家文物館進行個案分析。研究發現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展示內容以書寫論述為依據,其提供記憶框架與記憶點,但是同時會受到經營理念、社區居民、族群、政治與經濟等的影響,策展人(公部門、學者專家、設計團隊,與製作團隊)有權力對記憶框架與記憶點作調整或維持。其次,客家文物館展演客家記憶的方式以物為主,缺乏以人為主的展演方式。在時間面向也以展演客家的過去為多,少部份有帶入現在的觀點。最後,客家文物館與社區結合的不多,然而,若與社區維持良好關係的客家文物館通常運作良好,不會呈現蚊子館的狀態。
自防御网络中边缘路由的研究与实现
作者:刘禹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防御网络  网络攻击  准入控制  入侵检测  可扩展性  云模型 
描述:网络设计的框架,结合自防御网络的思想,将自防御网络中的接入设备功能分为NAC代理和IDS两个部分,用软件模拟其功能实现。其中,NAC代理功能主要解决网络准入控制的问题,IDS模块实现一个较为智能的入侵
论赣方言的音韵特征
作者:邵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方言  音韵特征 
描述:异。各种材料,无论是现代方言还是历史文献,显示赣与客之间确实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不考虑历史方面的因素,把赣、客合为一类是可行的。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交代了写作此文的起因:一些语言学家坚持赣客宜合并为一类,理由是赣方言没有足够的语言事实能够使它成为独立的一种汉语方言。我们认为,尽管赣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事实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暗示它们有不同的来源。历史资料显示,赣方言有自己的来源,并不象有的学者说的,与客方言同“族”不同“房”。在第一,二,三章里我们仔细考察和分析了两个方言声韵调方面的异同,从而得出结论(第四章),赣方言在客家先民从中原大举甫下之前已经形成,后来它受到了多次客方言的同化,从而形成今天的面貌。
台湾苗栗客家药用植物资源之研究
作者:张君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描述:及訪談法,共紀錄客家藥用植物,分為蕨類植物、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共63 科165 種,收穫頗豐。以菊科11 種,唇形科11 種為最多,豆科8 種為次之,接著為大戟科7 種再次之。其治療疾病類目分類以肝病45 種為最多,婦科疾病40 種次之,風濕性關節炎38 種再次之。藥用植物除了拉丁學名、中文名,也紀錄其客語發音,並詳述其使用部位、方法與治病療效。
期望本論文能提供國內外中醫藥及學術界之參考,期於延續客家原有之醫藥文化及進一步之研究發展。
基于统计方法对脾胃病病因、证候之研究
作者:颜良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统计学方法  脾胃病  慢性胃炎  病因病机  中医证候 
描述:一般非慢性胃炎就诊患者80个。 结果:(1)病因方面,以久服寒药危险度最高,其导致的脾胃病发病机率,风险倍数比不服寒药者高18.8倍。(2)饮食中喜食辣椒和喜食酸菜和豆腐乳,引发脾胃病之机率确实较高
屏东县前堆地域的社会空间结构与变迁
作者:利天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前堆  堆域民空间  社会空间  地域社会  粤境  客家  长治  麟洛 
描述:,促使原鄉的社會關係逐步在地,並實現領導階層的家族,長期維持堆域上層的地位。透過仕紳的努力,前堆粵境的疆界變得模糊,最終促成社會空間的擴張,形成附堆組織。在這些現象的背後,耕作小農與福客紳商是彼此合作
客家「撮把戏」的传统技艺及其音乐之研究─以杨秀衡与林炳焕为
作者:蔡东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撮把戏  杨秀衡  林炳焕  文套  武套  卖药 
描述:」、「木劍斬竹」、「魔術」等等。其中的「文套」,為其「撮把戲」之精華。由於楊秀衡曾於歌仔戲班中習藝,以及其求新求變之精神,他將閩南之歌仔調、車鼓,納入其客家「撮把戲」之演出,並將其客家,形成其特有的「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