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屋空间营造中的身体与生活空间互动之研究
-
作者:钟佩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经验 浣衣空间 卵石驳坎 生活场域 客家聚落
-
描述:造成更為有機與人文的結合,並將其呈現出自發活動的多樣性和真實世界裡的自主性。
浣衣空間可說是客家生活史的延伸,它拓展了人們的體驗與生活,浣衣婦女每日在其中生活、交談、勞動與創作,它一方面滿足了婦女們其生活機能、社交與勞動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展現了客家社會體系裡的社會文化價值與心理認同。除此之外,客家聚落中的生態卵石駁坎,更象徵著客家人在拓墾過程中的生命與活力,在在展現出人們在生活空間的自我營造、環境價值、認知以及創造力,建構出客家族群生活空間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據點。
至今,客家聚落仍普遍存在由泉水所形塑出的浣衣空間,以及歷經數十年至百年歷史的卵石駁坎,其有著客家先民在其中身體勞動所磨合過的痕漬,而這也正是他們對自然環境的概念、對垂手可得資源的使用以及是如何地將自然的價值納入其既有的社會價值體系,提供了自然環境永續發展與生態環境的機會,並藉由空間中的使用價值以及時間持續的成長,展現出客家人在空間營造的過程中其身體與生活空間互動的豐富意涵,亦反映著在地的生活情景以及空間的記憶與生命。
-
土地与认同:美浓地区客家垦拓传说之研究
-
作者:林欣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 认同 美浓 客家 传说
-
描述:土地的共同認知。本文從傳說角度以美濃一地關於地區性發展的「墾拓傳說」為主要探討對象,其中又擇瀰濃地區的「動物聖顯」傳說、龍肚地區的「地形的破壞與再造」傳說以及關於整個美濃地區的「神明救難」傳說三大類,從開基傳說以至於安定發展的宗教傳說,試圖探索當時客家先民們歷經動亂與墾拓的流離而後對這塊土地產生的認知與認同。進而發現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的開墾、生息與發展,歷經動亂侵略後終能安居樂業,實屬不易,除了憑藉先民們的辛勤與堅持,在各類關於地區性發展的傳說中也透露出訊息,人民認為這塊土地是經由上天指示與護佑的福地,居於其間的人民始得以長生久安,此心理機制除了使當地人民對這塊土地凝聚高度的認同,也更珍視所擁有的一切。因美濃地區分屬台灣南部客家六堆地區中的「右堆」,兩者歷史與地理關係皆有著緊密的影響所及,美濃在六堆地區之中,既具有六堆護衛鄉土的高度認同特質,同時本身又以文風特盛著稱,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不斷複製與再造傳說的面貌,一方面維繫了文化傳統於不墜,另一方面卻也造成了傳說的定型與消歇。
-
台湾客家「谜语歌谣」研究
-
作者:曾竹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 谜语歌谣 谜歌 猜谜歌 海棠山歌对 山歌对
-
描述:在山歌,也有可能被視做童謠或應用於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於是本文以台灣客家謎語歌謠在「山歌」、「童謠」、「三腳採茶戲」中出現的情形為討論的重點。並以中國少數民族(以畲族為主)以及英國傳統的riddle
-
留住客家身影- 吴锦发小说中的美浓书写
-
作者:李美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锦发 客家文学 客家文化 乡土文学 美浓文学
-
描述:理和、鍾鐵民「根植於土地」的寫作風格影響,小說呈現出美濃人與大自然間親密的互動,它承繼了80年代以前鄉土作家以「鄉土」為書寫題材的特色,因此之於八0年代的台灣文學,吳錦發的鄉土小說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性。
在吳錦發的小說中,透過心境上的尷尬與徬徨,誠摯地表達因為時代的變遷,美濃的人、事、物如何隨之轉折與消逝,其寫實的文風呈現了時代不斷變遷中,人性的弱點卻是如何的不變,這樣的一個特殊觀點,是他的作品與其他鄉土小說有別之處,也傳達出80年代台灣文學的時代象徵性。
吳錦發的創作相當多元,寫作題材涵括社會寫實、人性探討、原住民議題及美濃懷鄉思情。然而其「鄉土小說」,由於主要背景均為美濃,故也可稱為「美濃小說」。美濃是個道地的客家村落,因此筆者欲研究吳錦發小說中的「客家書寫」,即先從其小說中場景空間的運用作一探究;接著,再深入研究小說中語彙應用的情形,分析不同語言如何交雜使用在文本中,傳達給讀者怎樣的客家氛圍。最後,再從小說內容去探究美濃當地客家人的客家文化,並透過諸多客家文化的呈現,進一步分析吳錦發小說作品中呈現出的客家面向書寫。本論文特別聚焦美濃書寫作為其客家書寫的代表,研究吳錦發小說呈現的思鄉情懷及客家意識,以期對吳錦發及其小說有更多認識與瞭解。
-
台湾新世代作家甘耀明、童伟格乡土小说研究
-
作者:吴绍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代作家 乡土小说 甘耀明 童伟格 客家族群 家族史
-
描述:作位置,開始回顧並審視自己與土地的關係,從事富有個人風格特色的創作。
本論文即以新世代作家甘耀明、童偉格之鄉土小說為研究對象,首先,分別察看作家鄉土書寫中的元素,以及所呈現之問題意識,接著再以空間語境、時間意識、人物社群、創作手法作等面向,比較評析兩人的鄉土小說。
甘耀明的鄉土小說涵括創新的鄉土想像與族群文化中舊有的信仰價值,摻雜後現代的表現手法、後殖民的思想意識,拼貼、挪用民間文學、歷史氛圍及族群文化;信仰體系的部分,則體現在對土地、自然、神祇的崇拜,以及對生命哲學的思考,甘耀明在書寫虛構與真實錯綜的鄉土世界中,含納著族群主體性的建構。
童偉格的鄉土小說涵括強烈的空間映像與時間意象、家族三代的生命經歷、以及對反義詞概念回環往復的處理。單調的地景與潮濕的氣候、空漫逝去的自然時間與因等待而留停的心理時間、祖父輩、父執輩、我輩中男性與女性與鄉土之間糾葛的情結、反義詞中「忘與記」、「生與死」的探照,童偉格在書寫成長記憶的鄉土時空中,凸顯出家族世代感。
兩人的鄉土小說同步向前關懷,分殊向外詮釋,創作中有相同的關懷意識,卻以逆反的面向創作,拉張了新世代表現鄉土的版圖;鍾情於家鄉,著力於物象上、精神上的鄉土書寫,更可察見台灣鄉土如何投射在新世代小說家的生命情境與創作歷程之中。
-
九二一重建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对居民认同之影响:以新社客家社区
-
作者:王雅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价值定位 客家文化意象 重建区域 文化产业 区域认同
-
描述:察法為主,針對籌劃推動成員,包括公所課長、文史協會、社區促進協會、活動規劃專員、農會推廣人員及地方具代表性居民進行深度訪談,研究者並深入社區參與事件個案研討及區域代表性活動觀察記錄,旨在探討客家
-
宗教与天灾:苗栗卓兰白布帆聚落祭祀活动的探讨
-
作者:谢富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祭祀圈 平安戏 宗教与天灾 天神良福 水福 普渡
-
描述:入以峨崙廟為中心的祭祀系統。另外參與烏寶宮媽祖遶境活動,擺脫了白布帆在跨聚落祭祀活動中的邊緣地位。第五章以應變式的祭祀活動為主,白布帆居民面對天災時,透過團體及個人的起福活動,祈求神靈庇佑,渡過危機
-
由古书契论北淡地区客家移垦-以汀州客江、潘二氏为例
-
作者:黄诗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淡水 三芝 石门 北淡 汀州客 福佬客 三芝江氏 石门潘氏 鄞山寺 古文书 古书契 客家 客家移垦 客家家族
-
描述:研界步驟、研究流程的說明。 第二章 為主研究範圍-北淡地區相關文獻的評述,以及曾針對此區從事古文書的相關研究綜述 第三章 討論清代以及清以前北淡地區的開發情形,以及形成清代番漢聚落的歷史背景因素
-
「我形 我塑」-教师专业认同之叙说探究
-
作者:杨丽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教师专业认同 生命史叙说
-
描述:見一位師範體系的客家籍男教師,在客家老師的激勵輔導下考上國中正式教師,到最後期望自己能透過不斷的進修與教師專業成長,形塑自己成為一位具有成長潛能及擁有多方位專長的專業教師的歷程。 根據近來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指出,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必須重構 ( Goodson & Walker, 1991),過去視教師為實務(teacher as practice),現在要視教師為一個「人」(teacher as person)。也就是從「教師作為一個人」的觀點出發,不再將教師視為一個集合體,而是以教師為一個獨特的個體,有其生命經驗,有其自我認同,有其對教育、教學的概念與價值體系。於是乎教師的「聲音」和生活開始受到重視及關注,並強調教師專業認同(周淑卿,2004;張純子,2009;Evron, 2004;Goodson, 2000;Hargreaves & Goodson, 1996;Nias, 1989)。因此,研究者選擇以生命史敘說的方式對自我進行反思與探索,來理解教師專業認同形成之歷程及原因。 成為一位教師是一場永無止息的學習及不斷反思自我的歷程,在強調「教學反省」的知識取向裡,教師的向內(inward)轉變及發展,具有深刻的自主性意義。希冀透過論文書寫過程及探索回溯自我的生命經驗中,反思自己的價值觀、教學信念、態度,重組自我認同、建構自己身為教師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