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南采茶舞蹈与劳动起源
-
作者:杨晓娜 罗宁
期号:第8期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劳动与舞蹈 采茶舞蹈
-
描述:南客家文化的产物,是历代艺人们从生活、劳动中提炼、整理、汇编出来的,是源于茶农劳动和生活的产物。本论文将以源于茶乡劳动生活的采茶舞为切入点来论证阐述舞蹈中的动作、音乐、道具、模拟动作与劳动的关系。
-
赣南采茶舞蹈的动作形态及其成因探析
-
作者:董铭
期号:第26期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 动作形态 成因
-
描述:真实反映,因而被国家认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备受关注.赣南采茶舞蹈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在今天,舞蹈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采茶舞蹈在不断地追求舞蹈的内容美、形式美、音效美、意境美的同时,其舞蹈的动态特征及其成因自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内容,这对于赣南采茶舞蹈的保护、继承、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广东客家采茶戏演唱与表演风格探究
-
作者:邵云
期号:第9期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采茶戏 演唱 风格 广东
-
描述:现存历史资料显示,作为地方戏曲的采茶戏其形成与演变有久远的历史。广东北部地区客家采茶戏音乐旋律较为活泼、音乐曲调清新、亦歌亦舞,语言是粤北地区极具地方特点的客家话,艺术表现形式形象独特,富有生动的现实生活气息,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并深受人们喜爱。
-
浅谈客家方言在赣南采茶戏中的运用
-
作者:徐凤英
期号:第6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南采茶戏 声韵 唱腔
-
描述:赣南采茶戏是客家文化孕育出来的艺术瑰宝,她的形成与发展与客家方言紧密联系,成为既有客家习俗,又有地域风情的戏曲剧种。
-
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启示——桂南博白客家采茶戏母题音乐
-
作者:董灵
期号:第4期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母题音乐 十二月采茶 博白客家人 采茶戏 诗意栖居
-
描述:本文从新入选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博白客家采茶戏母题音乐入手,探寻客家采茶戏母题音乐的源流及文化品格之形成;从中考察客家人对本族系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以及潜意识中透露的对人生诗意栖居的追怀。
-
梅州地区客家民俗民间舞蹈的传承之路:五华“采茶戏”为例
-
作者:肖灿
期号:第2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渊源 特点 现状 传承
-
描述:广东五华采茶戏又称粤东采茶戏,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其多表现民间题材,具有浓郁的田野泥土气息。表演时载歌载舞,对答酬唱,抒情逗趣,别具一格,被称为"南国百花园中的奇葩"。
-
赣南客家采茶戏传统曲牌唱腔的风格特点
-
作者:张宇俊 黄玉英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腔一调 茶戏 灯戏
-
描述:我国的戏曲音乐十分丰富多彩,三百多个剧种,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风格特色,因为唱腔是区分剧种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赣南客家采荼戏的音乐十分优美动听,客家地域风格突出.现存有三百多首传统曲牌.本文着重从十个方面,对赣南客家采茶戏的传统曲牌唱腔风格特点进行研究和归纳.
-
浅谈赣南采茶舞中的“矮子步”
-
作者:黄文华 曾蓉萍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赣南采茶舞 赣南民间舞 矮子步
-
描述:赣南是客家先民的主要聚集地、中转站和客家民系的主要孕育地。生机盎然的赣南民间舞便是这个丰富的精神世界的绚丽折光。丑中见美的矮子步为赣南民间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了解和掌握赣南采茶舞中"矮子步"的形成及风格特点,对促进和发展赣南民间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浅谈赣南采茶戏的创新与发展
-
作者:刘洪忠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赣南客家 小剧种 劳动人民 地区特色 发展理念 新时代 创新与发展 现代意识 山茶花
-
描述:江西赣南采茶戏是中华民族艺苑中一朵靓丽的山茶花,是最具赣南客家地区特色的地方小剧种。它曾经是赣南劳动人民唯一的娱乐方式,走过了风风雨雨近400年的历史。解放后,在党的文艺双百方针指引下,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扶持下,
-
试论广东南雄采茶舞的风格特征
-
作者:田培
期号:第13期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雄 南雄民间舞 南雄采茶舞 "单袖筒"
-
描述:特征,既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舞蹈的过去,也可以大胆地设想它的未来.独树一帜、别有风味的“单袖筒”是南雄采茶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文章从“单袖筒”的形成、风格特点、发展创新以及今后的走向来加以论述,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促进、发展和繁荣新时期的南雄民间舞蹈.